求6篇读书笔记,要写几句感想、好词、好句(要写好在哪里)

2024-11-13 11:45: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西游记》读书笔记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经常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地被那些装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紧箍咒惩罚,甚至不顾他的解释把他赶走。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没有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但是当八戒又来找他帮忙时,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不记前嫌、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比较火爆,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杀生,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都是些杀人无数的强盗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却不信,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悟空杀人,却不去管那些恶人去害人,我总是觉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是让我比较难以理解的人,他总是被妖怪抓走。在师徒四人之中,他总是带来麻烦,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还会添乱,要是没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经去另外一个西天了。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或恶意地极力挽留他,甚至给他金山银山,乃至整个国家,可是他都拒绝了,我想这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取得真经的信念吧。 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大肥猪,有时悟空叫他去找点水果给师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觉,要么摘了许多水果,却在回来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来却随便找个借口说个谎想敷衍过去,但总是被机灵的悟空识破,被整得很惨。我觉得八戒在取经的路上总是想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会儿在这藏一点钱,一会在那藏一点宝,还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和嫦娥,师傅被抓了,他动不动就说:“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庄去了”这类丧气的话。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吹牛,有时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却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败的。但是,他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如:在师傅被白骨精抓住时,他来到花果山想着办法把猴哥给请了出来,最后,把师傅救了出来。所以我觉得八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时不时动点歪脑筋,但也会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而且,在师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觉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师傅。 虽然《西游记》已经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会经久不衰,因为这师徒四人,实在各有妙处,很吸引人。

回答2: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在进行完浏览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章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将刚刚了解到的知识应用一番。我在这里是在记笔记,而到现在阅读的进度来说,我记的笔记应该是这本书第一篇的结构。但是在此之前,我先将需要应用的知识体系整理出来,以方便后续的动作。然后再进行我所说的描述第一章结构的笔记。

首先,需要明确阅读的4个层次。
1 基础阅读:有4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识字阶段、词汇的增长以及对课文的运用、成熟的读写能力)
2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preread、粗浅的阅读)
3 分析阅读:全盘完整的阅读,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4 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借助所阅读的书籍,架构出一个可能的主题分析。
然后,为了写好这篇笔记,又必要将书中关于做笔记的相关知识整理出来。而关于做笔记,则最好先了解自己阅读一本书所持的观点。我在检视阅读时自己要知道的有:
1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 作者是借怎样的的整体架构,来发展她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选用结构笔记的方法。重点在全书的构架,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在序言中,作者将他的思路整理的很清晰,那我在这里把第一篇的章节罗列如下,同时大概整理出其线索: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通过博古通今的叙述,指出了本书的读者群体,
同时提出主动的阅读以及阅读的目标(求得资讯以及提升理解),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自我发现型的学习)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阅读兴起的的背景。
指出学习阅读的四个阶段。这写完成后就具备了基础阅读的水平。
一个人文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养出能达到分析阅读的读者。一个优秀的大学,就算什么也没贡献,也该培育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首先要理解的是,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
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阅读的速度
逗留与倒退
理解的问题
检视阅读的摘要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一个阅读者的责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要试着去回答问题。做笔记。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培养阅读的习惯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第二篇 阅读的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首先讲了阅读书籍是进行分类的重要性,并提出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这里提出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个规则: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异类的书,最好是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按照这个要求,首先对书进行这样的分类:虚构的作品还是论说性的作品?
这个规则更适用于来阅读非小说。而对于如何达到规则的最后一句话的要求,书中的建议是:用检视阅读先浏览一遍(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然后最少要看看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和索引,如果有的话,还要看看书的宣传文案。)
第二个副标题是:从一本书的书名你能学到什么
这里指出了书名的阅读虽然很重要,但还不够。还有在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光是将书籍分类到某一种类别也还是不够的,一定要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是在谈些什么。这需要定出一些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第一个规则才能更简单明白。
第三个副标题是: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
这是对于论说性的作品的进步细化分类。
这里对于如何辨别什么是实用性的事提出了一些建议: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适用性的作品在叫你如何做你想要做的事,或者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指南类的作品都是实用的、告诉你要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规范性的书normative)、艺术的学习技巧、实用手册、规则类、伦理、经济类的书、演说、道德论述、政治、工程或商业,一些经济、法律、医学的书。
以上还只是粗略的判断,而通过进一步检视阅读,从文章的主题内文(应当、应该等词是特征,而理论型的作品常常说是)等处,将基本的分类条件放在心中,就应该能区分出这是哪一类的书了。
下一个标题当然就是: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传统的分法是:历史、科学、哲学。如果译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是哲学。
最后,指出进行这样分类的意义在于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所谓透视一本书,就是掌握书的构架,整体性的了解和组织构架的认识。
从此引出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使用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要说出整本书在做什么,内容是什么。这些也更加口语化的表达。逛模糊的认识是不够的,检验的方法是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自己,或者别人,这正本书在说的是什么。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架构。这就是建筑师所谓的“动线”架构。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说明这个规则的技巧)。
1.对于小说:故事的一个主要情节。情节的主干。甚至书名就直接告诉了你。
2.论说性的作品:一般开宗明义将要点写在第一段文字中。
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
分类和细化是写大纲的技巧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回答3:

我都找好了,可是不能都放在这,字数太多了,你QQ多少,我发到你邮箱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