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向这些方面去分析研究,
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银行独占资金支付的格局,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现在更加进步的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从无到有有序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我网上的电子商务交易,而是延伸到传统的水电暖缴费、信用卡还款等。以支付宝、微信、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占到支付市场的八成, 已经超过银联和银行的网银支付的总量,极大的影响了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态。
一、拥有移动互联网领域强大的生活应用场景是构建移动支付生态链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从购物、餐饮、出行等方方面面拓展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支付宝本身的崛起就是阿里打通整个网购产业链的核心,也巩固了阿里在网购领域的竞争优势。相比较而言,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却通常被看做替代现金交易的便利方式而已,不具备生态链特征,当然很难产生使用的粘性和更多的附加值。假如时间倒退五六年,消费者还没有很强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那么手机近场支付有可能成为主导性支付模式,就跟日本和韩国一样,但是现在产业的路径依赖已经无法改变移动支付大格局。
二、决定互联网金融成败的首先不是技术而是用户体验。从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变迁可以很容易发现,标准之争其实就是一场利益之争,无关乎技术谁更强。两种技术本质上都可以采用,只是博弈一方要改变主流的国际游戏规则,以国家利益名义强推新标准,这跟我国移动通讯标准和银联本身的银行卡标准走过的路没什么区别,只是我国的移动通讯标准不算特别成功,中国银联借助强大的中国消费者力量成功地走向了国际。近场支付2.4G中国标准则非常遗憾地没有成功。其实,互联网金融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这是互联网完全异于传统IT之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生活应用场景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这是对传统商业银行坐商思维的彻底颠覆。“以客户为中心”的法则在移动支付产业和其他互联网金融领域体现得最充分。
三、从移动支付的单一功能到超级账户是决定互联网金融扩张的核心中的核心。支付宝变迁到余额宝,微信支付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支付领域传统的消费功能逐渐跟金融属性结合在一起的趋势,把用户的日常消费和理财两大功能打通,进一步强化账户的使用黏性,而这应该是传统银行卡需要思考的未来大趋势。
用户需求是决定金融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而特定阶段的金融监管只是保证产业秩序的特定手段而已。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关键是思考自己的优劣势,把握互联网金融大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