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周瑜几次想杀诸葛亮,为何周瑜死后诸葛亮会痛哭哀悼?

2025-04-02 11:31: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第46集,周瑜于巴丘去世,临终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听闻周瑜故去,急忙赶赴柴桑吊丧。

临行前,刘备劝阻诸葛亮,理由是担心东吴众将会加害于诸葛亮。

事实亦如此,程普、甘宁等人将周瑜之死归罪于诸葛亮,他们听闻诸葛亮来吊丧,都认为诸葛亮这是小人得志、欺东吴无人,新仇旧恨之下程普等人密谋要对诸葛亮实行先斩后奏。

却不料周瑜丧葬大典,诸葛亮哭的情真意切、悲痛欲绝,让听者都感动不已,加上鲁肃这个和事佬在,东吴众将也只能罢手,诸葛亮得以安全返回。

那么为什么周瑜去世,诸葛亮要亲自吊丧,而且哭得如此悲痛呢?

诸葛亮亲自吊丧的原因是巩固孙刘联盟,这是政治需要。但是他哭的如此情真意切,是因为哭周瑜,既是哭知己,也是哭自己。

这一集里,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对彼此关系,都有明确的认知。

两人不仅没有私仇、反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知音,只是各为其主而已。

生命的最后时刻,周瑜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知己,尽管两人立场不同。

诸葛亮对周瑜同样如此。

先看接到周瑜去世消息后诸葛亮的第一反应。

小说原文是“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小说里诸葛亮对周瑜之死,第一反应是高兴和庆幸。

但是在电视剧里,诸葛亮第一反应却是伤感和沉重。

诸葛亮对周瑜之死伤感不已、面目沉重

不得不说,电视剧里对这个细节的改编极为到位。如果按照小说里的描述,诸葛亮听闻周瑜之死幸灾乐祸,不仅不能凸显诸葛亮足智多谋、压周瑜一筹,反而显得诸葛亮没有气量。

如电视剧里情节,在赵云这等绝对亲信面前,诸葛亮对周瑜去世第一反应是伤感,既能彰显周瑜的伟大,也能将诸葛亮的人品和境界烘托出来。

赵云问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几次加害于你,你却为什么为周瑜伤感?

诸葛亮答道,周瑜并非妒贤嫉能,否则当初他就不会让我兄诸葛瑾劝我归顺东吴,他只是恨我之智不能为东吴所用。

接着诸葛亮高度评价周瑜,将周瑜视为一代儒将,周瑜壮志未酬,引得天下英雄同悲。

英雄惜英雄。当年的曹操,青梅煮酒间,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人臣之间,周瑜和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样的才智卓绝,一样的风雅绝伦,一样的国之柱石,最重要的,一样的英雄之志、一样的孤独与壮志未酬。

周瑜有全据长江、二分天下的宏图,为此他矢志不渝夺取荆州、益州,最终病逝于征途。

诸葛亮有三分天下、兴复汉室的理想,为此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同样病逝于征途。

周瑜之后,东吴尽管还有鲁肃、吕蒙、陆逊等一时豪杰,却再无进取天下的雄心胆略。

诸葛亮之后,蜀汉还有蒋琬、费祎、姜维这样的贤臣良将,却只能日渐衰落、坐等灭亡。

周瑜和诸葛亮,都为各自国家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周瑜这样的对手和知音,诸葛亮除了敬佩,或许也有无尽的孤独和感伤吧。

你壮志未酬,有我来哀悼,我的那一天,又有谁来为我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