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李泌彼时不在剩下两人身边,天宝十载,也就是三人分别七年之后,李泌受杨国忠陷害,脱离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直到安史之乱之后,才来到灵武,辅佐彼时已在灵武登基的太子,肃宗李亨。
按照结局的说法,檀棋成了杨太真身边的侍女,跟随唐玄宗到达成都的共有官员、士兵1300人,宫女24人。凭借檀棋的坚韧和谋略,我们有理由相信,檀棋在这24人之中。那么马嵬之变的时候,极有可能是张小敬和檀棋的重逢,而李泌或许还在投奔太子(此时亦在马嵬驿)的路上。
可是政变士兵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杨太真,然而,檀棋正是杨太真身边的宫女。如果说张小敬带头诛杀了杨国忠的话,那么,是否又是他带头向曾经被他救过的玄宗请命,诛杀杨玉环呢?
有可能他只是带头杀死了杨国忠,并没有参与到后续的兵谏中,但杀死杨国忠之后,禁军必然不能容许杨贵妃还活着,否则便会威胁自身的安全,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明白,既然他选择杀死杨国忠,必然也想到了杀死杨贵妃的活动。
如果说,张小敬知道杀死杨国忠就必须杀死杨贵妃的道理,要么张小敬性情大变,无法阻止手下的军士开始兵谏的行动(按剧中表现出的他的人格魅力而言根本不可能,他也没必要自己动手射杨国忠),要么就是这确实是他的本意。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整个过程,禁军的愤怒程度超出他的控制能力了。
整个马嵬之变,杀死杨国忠的活动十分混乱,张小敬射出了第一箭,但随后的整个过程中,士兵杀的人太多了,连韦见素都差点遇害。军心大乱之下,张小敬很难压制住他们。
到成都之后,此时杨太真已死,檀棋自然已经不再需要侍奉她,再次获得自由之身,可以想象,她可以和张小敬经常见面了,或许从马嵬之变之后就可以了。
追剧到一大半 还没有看完了 只是觉得后面没有前面的经常
结局很不错,该死的死了。
我觉得结局还是很好的,杨太真已死,檀棋获得了自由。
时杨太真已死,檀棋自然已经不再需要侍奉她,再次获得自由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