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主导意识与学生的反客为主意识对峙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把自己看作是主动体而把学生看作是受动体,如“我说你听”。学生由于独立意向的迅速发展,他们的需要已由生理进入到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多维需要。特别注重社会的承认,他人的尊重,而不愿教师把观点强加给自己,不愿盲从,不愿被固定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听凭教诲,却强烈希望成为教育关系中的主体,由自己选择问题,通过自我教育的途径达到自我完善。
2、教师单向灌输意识与学生立体思维要求的对峙
时代的发展给高中生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观念有很大差异的世界,他们在生活中向往现代化,要求以立体思维、多向思维、取代平面思维单向思维。这对传统教育方式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提出挑战,希望在自己策划的多种形状的轻松、愉快、平等、随便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而对传统的严肃、呆板、拘谨、灌输的方式不感兴趣或厌恶。 3、求学与求恋的对峙
高中生已进入生理趋于成熟的青春后期,不平静的年龄,怀揣一颗不平静的求恋之心。但由于人生关键转折之点——高考的临近,求学与求恋产生矛盾,以至发出何去和存的感叹。
高中生由于性生理的发育、性意识的觉醒,个体对异性的兴趣、吸引、向往不断增强,有“恋爱”这种体验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同时,决定人生走向的第一次巨大转折——高考又近在眼前,这不仅是现实的,而且也是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对异性健康幻想的基础上,自然的交往,学会正确思考、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及理智控制情感,进而达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高中生学会真爱,升华情感,明确爱的本质是彼此的心灵丰润、健康成长与成熟、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进一步形成健康的友谊、恋爱、家庭观念,使自己走上一条真爱的宽阔的人生之路。
高中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3年的刻苦学习,为的就是那2天能有个好成绩,所以可以这么说高中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那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呢。高中生又是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一类特殊群体,其行为和心理往往是幼稚与成熟的混杂体。真是由于这点,所以高中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与被教育的心理对峙和自我形象的两级对峙等现象,使得无法达到教育的初衷。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本人认为对高中生的教育应掌握教育的艺术,讲求因势利导。高中生易产生的心理对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对峙
老师的主导意识、灌输意识与学生的摆脱教育、寻求自我教育的意识,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不谅解,使两者在教育过程中产生隔阂,产生教育环节严重脱节、失效。
2、自尊与自卑的对峙
当代高中生特别注重集体中的一员的地位以及被接纳的程度,注重受人尊重、令人惊奇。同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形象,对他人的批评与否定尤其敏感,在自己学习与生活不顺利或发现自己有某种缺陷时特别感到难受,易产生孤立和想入非非。这种自尊与自卑的共存,易导致对峙之势。
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峙
当代高中生崇尚自我,理想自我被赋予很高的地位。但他们坐下来审视自我时,却又发现现实中的自我总是远远落后于理想中的自我。从而产生悲叹或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