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安徽的省会合肥,安徽人对合肥就像四川人对成都一样是又爱又恨,合肥就像“吸血鬼”吸收了大量的省内资源,吞并了巢湖市,触角一直伸向肥东肥西,房价也是水涨船高,大量省内周边的年轻人都涌向了这座城市,工资低房价却有逐年上涨,使得非合肥本地人在这里苦不堪言,但是不得不说整个安徽的经济命脉还是在合肥,大量的工作机会也是省内最好的去处;另外就是芜湖,大多数吐槽合肥的人都会选择去到芜湖,大多数会觉得芜湖是一个非常小资的城市,工作压力不大,环境优美,靠近长江,水土养人,当地又有省内非常重要的奇瑞汽车、三只松鼠、方特乐园等等头部企业,随着碧桂园的加入芜湖更是像国际化大都市又迈进了一步,非常适宜年轻人留下发展;至于安徽省内的其他城市,像阜阳曾经是劳务输出大市,人口众多却留不住人,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但随着商合杭高铁的贯通,阜阳师范学院升为大学,教育资源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家也乐意来这里发展,未来皖北阜阳,皖中合肥,皖南芜湖的局面已经显现,希望能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建议,选择一个想去的城市,找一份自己想做的事情,花个五年时间做透,还是蛮重要的。
安徽省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
aqui te amo。
安徽省社科院通过综合评定,定量测评各地发展情况,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安徽“发展指数”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芜湖、黄山、马鞍山和宣城市。
合肥市创新发展各项指标都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协调发展中,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县域GDP占全市比重两项,是弱项指标。绿色发展中,万元GDP能耗、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两项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其他指标都不高,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开放发展中,省级以上开发区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百万人口拥有上市公司数量两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实际利用外资与本地投资比重、万人货物周转量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
芜湖市创新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以及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比重这四项指标均排在全省第一位,而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全省处于中等的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协调发展中,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这项指标在全省排名第一,而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比重排名相对靠后。开放发展中,实际利用外资与本地投资比重和省级以上开发区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这两项指标排在全省的领先水平,而万人货物周转量这一指标相对劣势。
黄山市绿色发展中,空气质量优良率、森林覆盖率、万元GDP能耗和每公顷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这几项指标都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这两项指标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而万元GDP占城市建设用地和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这两项指标在全省处于劣势地位,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共享发展中,人均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比重这两项指标在全省均排名第一,而其他多数指标排名相对靠后。
马鞍山市创新发展中,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两项指标在全省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而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劣势,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绿色发展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万元GDP占城市建设用地这两项指标在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他多数指标都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马鞍山的绿色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开放发展中,实际利用外资与本地投资比重排在全省第一位,百万人口拥有上市公司数量也处于领先水平,而万人货物周转量是弱项。
宣城市创新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他指标排名相对靠后。协调发展中,县域GDP占全市比重这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而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排名相对靠后。绿色发展中,万元GDP水耗和万元GDP占城市建设用地这两项指标都排在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