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其实可以随时随地的拔除!
一般情况下,大家在使用完U盘的时候,都会先双击右下角“系统托盘”中的“安全删除硬件”,然后再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U盘设备名,再点击“停止(s)”按钮,等待系统提示“安全地移除硬件”之后再拔出U盘。这个做法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笔者发现根本用不着这样,U盘其实可以随时随地的拔除!
不信,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微软会告诉您正确的答案:(仅适用于Windows
XP
SP2,在其他版本的操作系统中,笔者并没有做过实验,所以不能随便的下结论)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的“我的电脑”图标,再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R)”,打开“系统属性”标签窗口,选择“硬件”标签页”,再点击“设备管理器(D)”按钮,打开“设备管理器”窗口,在“磁盘驱动器”项目中找到您所使用的U盘,并用鼠标右键单击,并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策略”标签页。在该标签页中有两个单选框,在系统默认的状态下,为U盘选择了第一项单选框即“为快速删除而优化(R)”。并说明:这个设备停用磁盘上和Windows
中的写入缓存,因此您可以不用“安全删除”图标就可以断开这个设备。这就足以说明笔者在文中开头所讲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选择了第二项单选框“为提高性能而优化(P)”,这时必须使用右下角“系统托盘”中的“安全删除硬件”功能,因为这个单选框代表了:这个设备启用
Windows
中的写入缓存来提高磁盘性能。要断开这个设备跟电脑的连接,请单击任务栏通知区域中的“安全删除硬件”图标。
总结:第一项单选框使用方便!U盘可以随意的热插拔,但是读写速度由于不经过系统缓存而变慢!第二项单选框使用时相对第一项来说,有所不便,U盘绝对不可以随意的热插拔,但是读写速度由于经过了系统缓存而变得相当快!这在使用一些老式的U盘时感觉尤为突出!因此建议使用老旧U盘的朋友们选择第2项以便提高读写速度。而使用新式U盘的朋友们应该选择第1项,因为新式U盘普遍采用USB-2.0-HI-Speed(USB
2.0全速接口),所以无需经过系统缓存也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
参考:http://bbs.polsnet.com/thread-2446-1-1.html
U盘插拔三注意
--------------------------------------------------------------------------------
U盘都是采用USB接口,属即插即用设备,支持热插拔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随意地拔插,如果拔插不当,还可能会让U盘报废!因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当插入U盘后,最好不要立即拔出。特别不要反复立即插拔,因为操作系统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中间的间隔时间最好在5秒以上。拔下后也不要马上接着就插入,要待5秒钟后再插入。
2.注意指示灯亮的时候不要拔。现在很多U盘上都有LED的指示灯,指示灯的明暗、闪烁等都反映了U盘不同的状态,一般来说指示灯亮的时候都不能拔下U盘,因为U盘在工作,强行拔出会使U盘的数据丢失或使FAT表破坏且出现蓝屏。在Windows98中只有当指示灯灭了,才能拔下U盘。对于没有指示灯的U盘,在进行完读写的操作后等待一会在拔出,这样才比较安全。可有的U盘在WindowsXP下指示灯总是亮着的,这是因为WinXP增加了对USB设备的检测功能,而只要有数据流量,指示灯就会闪烁,要在停用该设备后,再把U盘拔出来,才会比较安全。停用方法是:在WindowsME/2000/XP下,插入U盘后会在任务栏中出现USB设备的图标,打开该图标就会在列表中显示U盘设备,在此选择将该设备停用。
3.注意方向。遇到无法插入的情况,千万不要用力,看看是不是方向错了,往往换个方向就可以解决问题。
U盘用完了,能直拔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