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合有啥好处吗?拖拉机

2025-03-29 04:59: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健康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人生大事。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3年内全国参保率要提高到90%以上,报销比例和范围也将逐步扩大和提高。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问题的高度关心。
    这两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医疗改革,无论城镇和农村,普及面之大,是前所没有。现在的人口趋接于老龄化,同时环境污染,以后的各种慢性病就会更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癌症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生了病,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没有钱进行治疗,在家等死,身心受到煎熬。由国家投入一部分,个人出部分资金的新型合作医疗,给了人们便利,让他们在疾病的初期就得到了救治,不致于让疾病进一步发展,这为以后打下了基础,在少出钱的情况下,享受身心愉悦。
    新医改方案非常清晰地点出了全民医保目标,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就要基于现有3大公立医疗保险,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职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这3大医疗保险再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老百姓担心的是看病贵。不管合理不合理,医药费在很多情况下是很贵的,很多人一时间付不起,也有人一辈子付不起。要实现不论穷人或富人都有病能医,有两条路:一是医疗机构慈善化。无论吃药看病都免费或低价。二是走向全民医疗保险,人人参保,政府给予参保补贴。很多老百姓喜好第一道路。但是这条道路非常不靠谱。医疗机构低价了,医护人员不可能低价,否则就没有人学医了,老百姓看病就更难了。老百姓看病大体免费了,医护人员的工资自然要从国家财政来,最终花的还是百姓的钱。且不说羊毛出在羊身上,问题在于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羊毛。我国的香港地区曾长期实行全民公费医疗,现在也撑不下去了,也在搞医改,试图引入医疗保险,老百姓也要缴费了。
    新医改方案选择了全民医保之路,是正确的。国家建立了公立医疗保险,由民众、单位和国家共同出资。按照新医改方案,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每年筹来的资金是足够用的。据初步测算,实现全民医保每年筹资约5050亿元。大部分钱都将流向医院。这部分钱够不够呢?2007年所有医院的总收入为5657亿元,其中医院通过百姓看病获得的业务收入为5178亿元,其余政府补贴收入。5178亿元中,有375亿元来自公费医疗,其余的4812亿元大约一半是老百姓看病时自己花的钱,一半来自医保机构。新医改实施后,从2010年开始,全国的城乡医保机构大约能每年筹资5000亿元。如果从宽来计,哪怕其中80%用在参保者身上,那么每年医保机构为医院付账4000亿元。也就是说实现全民医保后,老百姓看病时自费的比重将大幅降低,估计可降低到20%。
    这就是新医改方案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好处的落实要看地方政府的施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