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人的“国家”X级演员】
现今社会的浮躁表现之一是戴高帽,动辄某某“大师”,某某“家”。谭元寿先生不肯承认自己是“艺术家”,季羡林先生要求摘去“国学大师”的桂冠,为后辈树立了榜样,但这只是少数贤者所为,社会的风气还是时兴戴高帽。副教授、副局长的“副”字照例总是要省掉的。不信的话,哪位认个真,“副”字不要省掉,当面称呼一声“张副局长”或“王副教授”试试,看看对方脸色就会明白的。
称艺术水平一般的某青年演员为艺术家,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被称者本人往往也不好意思接受,可是有一种称呼已经非常流行而且被普遍接受了,这就是“国家X级演员”。
演出说明书上或者报幕时,介绍某演员除了其它获奖情况外,用得最多的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二字的确能抬高人的身价,前苏联有如乌兰诺娃那样的“国家功勋演员”,我国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显然比省、市级劳动模范高一级。哪怕是二级演员,前面缀以“国家”二字变成“国家二级演员”也显得很荣耀。
人们可能以为这种称呼是实事求是的,因为这是演员的职称,而演员的职称是经过严格评审的,演员手中是有证书的,这是来不得虚假的,笔者一度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国家X级演员”这个名称其实是忽悠出来的!
想一想,“国家”二字为什么只在艺术界出现?诸如“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国家一级作曲”等等,而同为高级职称的其它系列怎么不见类似称呼?例如易中天在CCTV—10“品三国”红遍了全国,他的头衔不过是“厦门大学教授”,怎么不叫“国家教授”?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出版社当编审,编审与教授、一级演员一样同为高级职称,他的名片上只写某出版社编审,也没见谁叫他“国家编审”的。其实笔者自己是个中学高级教师,按说与“二级演员”、“副教授”一样同为副高级,怎么只有叫“国家二级演员”没有叫“国家高级教师的”?
笔者带着好奇心查阅了从国务院人事部到各省的有关职称评定文件,结论是:正式文件规定的职务名称中,只有教练员系列中的正高级名为“国家级教练”其它系列均没有国家二字。在艺术专业系列中职称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二级为高级职称,三级为中级职称,四级为初级职称。具体细分,一级有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指挥、一级作曲、一级演员等,其它系列与它们同为正高级的有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编审、译审和国家级教练等。副高级职称的副教授、副研究员、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中学)高级教师、副编审、副译审和高级教练等与艺术专业系列中的二级编剧、二级导演、二级指挥、二级作曲、二级演员等是同级的。由此可见,职务名称是国家的有关文件统一规定的,除“国家级教练”这一名称含有“国家”二字外,其余职称都不含有“国家”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