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在不同的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不同,表明二者对生存环境的差异主要是光照强度;C点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变,此时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和光照强度;乙图中m点,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表明此时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2)甲图中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哟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因此氧气的释放量为0;在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移动.
(3)乙图的横坐标表示温度,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在饱合CO2浓度下,温度不变,呼吸速率不变,a点不移动,由于光合速率增大,b点左移、c点右上移.
(5)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将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常用凝胶电泳.
(6)检测二氧化碳还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7)假设最开始叶片中的有机物为M,光照1小时后,左侧遮光的叶片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即M-呼吸作用=a;右侧曝光的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M+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因此光合作用速率等于b-a.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0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膜
(3)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
(5)蛋白质 凝胶电泳
(6)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蓝色→绿色→黄色
(7)单位面积叶片在1小时的总光合作用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