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怕担责,要求调换人员多。
由于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对驻村要求比较严格,各级各部门对驻村队员特别是第一书记进行专项考评和明查暗访多于其他扶贫队员和包村干部,黑榜通报、问责等会对队员的评优、晋升等影响大,所以很多驻村队员特别是第一书记要求调整多,对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的持续性造成影响。
2、保障激励不足。
虽然工作队员驻村期间按照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标准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但由于贫困村地理位置不同,工作条件差异较大,有的贫困村地处偏远,工作区域较大,工作条件艰苦,所以工作开支相应增多,而采用统一的经费保障标准,使部分驻村补助经费和第一书记经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扩展资料:
1、加强思想理论、业务能力学习,提高驻村工作能力。
一是要积极充电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清楚自身承担的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光荣使命,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
二是要俯下身与贫困群众交心、交朋友,通过走村入户真正掌握所在村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就农村工作方面的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吃透扶贫政策,提高农村工作能力。
2、加强自我管理和锤炼,提高主动帮扶意愿。
严格执行队员廉洁、工作、驻村制度,摆正“吃苦”心态,在农村这个大熔炉里“苦”炼韧性、耐力和意志,以勇挑大梁、当先锋、唱主角的锐气,接受思想和能力的双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