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政治野心的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皇位是由载沣的儿子继承的,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和自己的儿子来争夺皇位。因为当时清朝所有的权力几乎都由他一人掌控,再加上他本人在政治上有一些平庸,根本就不是袁世凯的对手,所以导致最后也并没有力挽狂澜。当然他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抱负的人,因为最后载沣辞职以后,他其实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样载沣就可以远离朝廷的争端。
其实载沣可以说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在当时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他希望巩固自己的权力,才会继续让袁世凯担任要职。但是北洋集团根本不听载沣的命令,所以后来袁世凯掌权以后载沣也被迫辞职。而且在当时载沣已经并没有能力和袁世凯进行抗衡。当然载沣也是一个有爱国心的人,后来溥仪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特地接载沣去满洲国一家团聚,但是载沣不愿意背上汉奸的骂名,就离开了溥仪。
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是因为当时溥仪还非常的年轻,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这样就可以牢牢地掌控着权力,而载沣之所以得到了慈禧的宠信,主要是因为载沣非常的听话。但是在政治手段上还有一些欠缺,所以他根本就不是袁世凯的对手。所以慈禧认为载沣不适合做国家决策者。
当然我们也看到载沣其实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看得非常的明白,而且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将自己的宅院低价卖给了新中国政府。
因为溥仪继位的时候才三岁呀,慈禧让小孩子继位就是想把权利依然握在自己手里。
他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机会,当时清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天下大乱,没有人支持他,他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当君王。
因为当时的局势情况吧,虽然没有了溥仪也没有了慈禧,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并不适合继位当君王,当一个普通人都比君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