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级的建造计划是美国海军在1940年“双洋海军”计划中批准的,并且于1941年通过相关预算案。该级五艘战舰编号被编为BB-67至BB-71。这五艘战舰计划在三个海军船厂中建造。分别为:蒙大拿号(BB-67)计划在宾西法尼亚州的费城海军船厂建造;俄亥俄号(BB-68)计划在费城海军船厂建造;缅因号(BB-69)计划在[url]http://纽约州[/url][url]http://布鲁克林[/url]的纽约海军船厂建造;新罕布什尔号(BB-70)计划在纽约海军船厂建造;路易斯安娜号(BB-71)计划于诺福克海军船厂建造。 本人搞了一个虚拟对决,就是在战场环境为气候良好的白昼两舰遭遇,作战条件为一对一的交锋排除其他舰艇和飞机的参与,谁能赢呢?看我的意思是有些倾向大和级的,直接这么说好了:由于最大射程炮弹散布高达千米,不仅命中率低更会浪费弹药和炮管寿命,所以双方都不会在刚一进入极限射程就大打出手,所以在战斗开始阶段双方舰长都会选择加速接敌以便尽快进入有效交战距离,至于谁先开火很难确定,蒙大拿级可以凭借火控系统尽早完成射击诸元解算并直接开始效力射击,而日本海军向来强调先敌开火的作战理念也可能抢先射击,双方的射击距离理应在30000米左右转入小夹角近平行的航线状态之时,假设30000米距离开始对射双方炮弹都难以有效穿透对方主装甲带,只能对非装甲区造成一定的破坏,考虑到蒙大拿级的弹药投射数量和火控效能,在这一阶段命中大和级的机会较多,但距离实在很远,想做到决定性命中效果都不太可能,到了25000米的距离之后大和级的主炮开始能够击穿蒙大拿级的主装甲带,而后者依旧不能穿透大和级主装甲带,所以说这一距离对蒙大拿级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此时大和级像泗水海战及科曼多海战那样刻意保持距离进行炮战,那么对于蒙大拿级来说将是极为痛苦和不幸的。如果说进入了20000米以内的决定性交战距离,那么就真的不好说谁输谁赢了,蒙大拿级主炮较多投送炮弹数量占优可以有效提高命中率,而大和级虽然在单次齐射投送炮弹数量上不如蒙大拿级,但在这个距离上以九一式穿甲所拥有的装药量和破坏力,即便单次命中蒙大拿级也足以使其致命,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就必然要考虑到运气因素的存在,比如说炮弹的落点位置(直接命中指挥塔、弹药库之类的)足以像丹麦海峡的胡德号大战俾斯麦号一样。虽然蒙大拿级是为了对抗大和级而建造的,但美国更多考虑的是以数量取胜而不是质量,而且日本打算以单舰的战斗力来抵消美国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因此蒙大拿级想要单挑大和级是需要冒极大的风险的。
美国应该是前期低速铁王八,后期30节左右比大和高点,射速快点,但是威力不足,射程也小些。
大拿管子多 在这个拼DP的年代 当然是大拿好了
TBC里还没有美帝爸爸BB线,现在谁都说不准到底本子线好还是美国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