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为什么有倭寇

2024-11-16 08:38: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倭寇,即日本海盗。 14世纪末,浙江温岭的方国珍组织势力抗击元朝政府,后被朱元璋收编,其若干部属瞧不起朱元璋这个流氓,和日本的亡命之徒流亡于江浙沿海,成为首批倭寇。朱元璋无能处理海上问题,只得下令禁止渔民出海,这时日本国内南北政治势力斗争,以南部失败告终,部分不肯屈服的南部臣僚也加入了倭寇行列。 15世纪初,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从侄子手上夺取政权后,改变闭关政策,在沿海设立机构处理海上事务,允许日本跟中国开展正当贸易,加封日本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要求足利义满加强海禁,足利拒绝国王封号(朱棣不知日本有天皇制度),但对正当贸易感到满意,因此对骚扰中国的海盗严加剿捕,沿海逐渐安宁。 1523年,日本2个商队先后来到宁波,宗设一队先到达宁波,瑞佐一队后到达宁波。按照中国惯例,先到的坐上座,先验货,后到的坐次席,后报关,瑞佐理应坐于宗设之下。但是明政府是无处不在的贪腐集团,在接受瑞佐的翻译宋素卿的贿赂后,宁波海关关锋知长兼招待所总经理赖恩(太监)让瑞佐坐了上座,宗设因此气得暴跳如雷,带人要殴打瑞佐,赖恩暗中帮助瑞佐,宗设追杀瑞佐,蚂基祥沿途烧杀,夺船出海回到日本。明政府对此事件不做检讨,反而认为祸端是贸易,于是关闭了市舶司(海关兼招待所)。 官方招待所虽然关闭了,但是贸易并未立即停止,代之而来的是民间的招待所,日本商队改为由中国富商出面招待,时间久了,中国富商故意积欠日本商队很多银子,最多的达10000多两,日本人于是开始了不断的讨债,富商在无法再拖延的状况下,卷起铺盖逃得无影无踪。日本商队吃了哑巴亏,只好转而委托有声望而不会逃跑的当地乡绅,但是乡绅的手段比富商更毒,眼看越来越多的银子无法回笼,日本人就长驻沿海岛屿,要不回银子就不回家,乡绅们就勾结官方,以贿赂铺路,声称日本人杀人掠财,要求当地驻军缉拿,当明政府军要出海攻打时,又跑去给日本商队送信,日本商船感激乡绅及时通风报信,欠债就越来越多起来。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日本商人似乎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们的忍耐慢慢到了极限,誓言要不回欠款就不回国,就算武力对抗也不怕。 乡绅们发现日本这次不能再哄回去了,就只好真的请政府军来攻击,但是日本商船早已准备妥当,当明军队抵达时,日本人乘机登陆攻击,明军不堪一击,战斗不断蔓延,日本人闷搏把愤怒全部发泄到当地无辜百姓身上,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由于劫掠带来丰厚财富,当初是正当日本商人讨债的行动,逐渐演变为纯粹的强盗行为,东南沿海陷入长达19年的浩劫之中,直到戚继光在福建消灭最后一支倭寇部队。

回答2:

倭,矮也;寇,贼也。 倭寇,矮贼也。 明朝中期,政局震荡,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联合起来侵犯我国领土。由于日本人从唐朝以来至这个时代(明朝中粗前期),身高平均水平远在世界平均水平羡升之下,和当时平均身高世界第一的中国人比起来,差距可想而知。“倭”字在唐朝时是褒义,用“倭国”来形容古日本,因为唐太宗收买人心;直至倭寇首次入侵中国,“倭”字不存褒义,转而成为贬义。又因倭寇屡次侵犯,让沿海百姓民不聊生,岩派清“寇”字加在倭寇的头上了。 倭寇、倭寇,倭国的贼寇!!矮人国的贼寇!!!

回答3:

倭寇 就是强盗 是人都有欲望 贪婪是其中一种 倭寇在古今都有 古代的倭寇是指当时的枝腔日本人 当是倭寇的出现是由于日本国内部统治阶级之间发生矛盾乱袭而触发战争 战败一方由于在本国无容身之地而离开本土来哗搭兄到古老的中国 为了生活或是贪婪中国的财物而干起了强盗这个角色

回答4:

倭寇多是日本国内内战战败流亡到中国抢掠的一群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