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战争又叫“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前275年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成为奴隶制强国,开始向海外扩张,与早已称霸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发生冲突。双方间的战争主要有三次。第三次战争中,前146年春,小西庇阿发起总攻,突入城内。迦太基人与敌展开激烈巷战,顽强抵抗六昼夜。战争结束后,迦太基尚存的5万居民沦为奴隶,城市被付之一炬。罗马在迦太基领土上设立阿非利加省。布匿战争延续一个多世纪,战场所及的国家和地区遭到极大破坏,但它在西方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军事学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在前后历时百余年的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在与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复争斗中,占领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奴隶和财富,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