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是怎么形成的 洪水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5-04-07 20:45: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黄河下游险工坝岸,在中常洪水时出险时常发生。给中常洪水时的防汛抢险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险工中常洪水出险的原因

(一)水流条件的关系

(1)乱石坝周边水流形态与冲刷坑深度。黄河下游乱石坝大多数是非淹没的下挑丁坝,丁坝对近岸水流流速场干扰很大,由于水流在坝前受丁坝所阻,迎水面水位升高,形成上回流及下降水流。下降水流与主流合并成为螺旋流,这是造成坝前冲刷坑的主要原因。下回流的形成是水流过坝时的扩散离解造成的,水流过丁坝以后,由于单宽流量和近底流速的加大,在最大底流速区形成冲刷坑。在丁坝上下游主流与回流的交界面附近,因流速的不连续或流速梯度的急剧变化,产生一系列旋涡,回流周边流速较大,在丁坝上下跨脚部位冲刷。从掌握的根石探测资料分析,在中常水位,流势顶冲坝岸时,根石冲刷深度在根石台顶以下1.3-16M左右。冲刷坑的形成是中常洪水出险的重要原因。

(2)高含沙水流对乱石坝根石的影响。由于黄河是多泥沙河流,高含沙水流其流变特性发生了变化,二相流变成均质流。当水流深度增大时,河床质变得容易起动,造成高滩深槽,部分河段主槽缩窄,单宽流量加大,水流集中冲刷力增强,坝前冲刷坑就比较深。

(3)弯道环流的影响。由于弯道环流作用,使得凹岸冲刷较重,凸岸淤积,黄河下游大都是受人工建筑物控制的河弯,水流因受离心力作用,对工程冲刷力加强,促进根石走失。

(4)横河斜河影响。横河斜河使水流顶冲坝垛,造成根石走失,抢险的机遇较多。

(二)根石断面的影响

(1)根石断面不合理。乱石体大部分堆积在根石上部,形成上宽下窄,头重脚轻的现象,这种情况对坝体稳定极为不利,很容易出险走失。

(2)根石外坡凹凸不平。外坡不平会造成水流翻花搜淘,增大水流强度,促使河底淘刷,影响根石稳定。

(3)根石断面坡度陡。坡度越陡下降水流的冲刷作用越强,冲刷坑越深,易造成根石严重走失。

(三)块石粒径的影响

由于块石较小,坝前的流速大于根石起动流速时,块石从根石坡面上,就会被一块一块地揭走,造成揭坡。

(四)工程布局的影响

工程布局不和理,坝档过大造成上游坝掩护不了下游坝形成回流,甚至出现主流钻挡,冲刷坝尾出现大险。还有个别坝位突出,形成独坝抗大溜,造成水流翻花,淘根刷底,坝前流速增大,水流冲击力超过根石起动流速,被大溜冲走块石,造成根石走失,出现大险。

(五)施工方法的影响

(1)在险工加高改建时,把原有的根石基础埋在坝基下,往外从新抛投根石。即使过去已经稳定的根石,也会从新坍塌出险。

(2)加抛根石不到位。在大溜顶冲情况下,居高临下在坝顶上投抛散石,会造成大量块石被急流卷走,一部分则堆积在根石上部,也不稳定。这样不但造成浪费,很难有效缓解险情,很可能会增加险情,造成大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