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经典中有什么逻辑上的明显缺陷

2024-02-09 02:19: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鱼与熊掌那个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价值判断/取舍。
传习录差不多也这样,重价值而轻逻辑。看似在讲道理,其实在讲伦理。
一直到现在都这样。占一个道德高地/扣一顶帽子就一顿狂批;看八卦的总是比看道理的多……
你的问题也是这样,着眼点在于“还有哪些不讲逻辑的经典",而不在“为什么……"。
对于有哪些经典不讲逻辑/逻辑混乱,我觉得你可以问另一个问题:我国有哪些经典讲逻辑/逻辑严密?
答案是没有。
你虽然没问为什么,但我却对此好奇,想了一下,想到两个原因。
第一个想到的,有切身体会,我在知乎跟人讲道理/辩论,到最后往往发现两个人的分歧出现在对基本名词的理解/定义之上。名词定义/语义模糊,在于我们自古好似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然后想到,诸子百家中有一名家,本来就是专门辨明名词概念的,这一脉也曾辉煌,可是最后失落了,连带他们的学说也遭人反感,判定为“诡辩"……名家为何辉煌?(因善辨而)善辩。又为何失落?(对统治阶级而言)没啥卵用……名家比较适合打官司,为富豪服务。但是他们不能这么做,他们是士子,第一等公民;富豪(往往)是商人,第四等的贱民……不能为富豪服务,就只有去他们不擅长的领域跟其他学派竞争,为诸侯服务。因辩论常胜获得一时之利,同时招致其他学派的厌恶,酿成千古之患;因无用被统治阶级弃用……
第二个原因,古代写字用刀在竹片上刻,很伤手的,能省就省了。重要的结论当然要记,细节上的推理过程之类,大概是口耳相传,还有一些是需要各自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印证。反正有结论在,细节上因人物与时代而有差异,也可接受。甚至还因此而显得富有生命力呢!
……
第二个原因,扩充版。
举个例子:
这是《墨子所染》。论点:国亦有染。论据:舜染于许由……范吉射染于长柳朔……
这其中每一个小点,都是一段漫长的历史/一个漫长的故事,嗯,如果用现代网文的写法,刻到古代的竹简。我有一个问题:五辆大卡装得完吗?
所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多东西只能口耳相传。竹简只能拿来记关键字/要点/(帮助记忆的)提示词。
这时又回到原因一:诸子百家中,最有可能将“逻辑推理”本身作为要点记下来的,是名家。可惜他们技能点点歪了。甚至也许他们也归纳过这样的内容,但是他们名声坏掉了,以至于连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儒家都没从他们那里把那一套学过来,记下来。
……
再到后面,一场动乱,古典里面很多典故,都只剩下记在竹简上的内容了。
……
后世书写技术水平提升,马上就有人开始给经典作注——从这一点,古人其实也是很看重讲道理,一有条件,马上把道理补上。
但是1、给逻辑方面加技能点的时机已经错过。2、世殊事异,一切似是而非,给上一个时代的文本勉强作注,只能(开始)为了结论找理由。这样一来,为保经典,更加不敢给逻辑技能加点。
……
时代继续变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大问题,于是经典有了各自时代的注解——经典本身的简略,反倒给了后来人发挥的空间(即:显得有生命力)。这个时候,既然你有你一套注解,我有我一套注解,所谓的逻辑/公理,更加边缘化了。

回答2:

这些经典很喜欢用事物来类比人。
比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推出君子……”(《荀子》);又如“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
但是,为什么事物是这样,人就要这样?事物要这样,人就这样做了会好?两个截然不同不同类不同质的物体之间,类比法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中国哲学经典的逻辑缺陷之一,就是很多缺少对事情本身的分析,用类比法规避了严格的逻辑推理。

回答3:

讨论。

下面是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的判断。


(有点答不对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