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员外,最初出现的时候指的是朝廷正员之外的官员,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魏国,当时朝政内部设置置员外散骑常侍,即是在正员官职的前面加上员外两字。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员外逐步演化为一个隔离于朝廷大员外的闲职,政治属性淡化,渐渐的只和财富挂钩了,地主、富豪可以通过捐赠获得员外称呼,员外也特指从官员含义转化为地主、豪绅的代名词。
员外,总的来说,在明代以前,具有和正员类似的职权,文官可以参政议政,武官在战事较多的年代要参与打仗。
我国官职的变化是随着历史推进的,就像宰相一词在不同的年代就有不同的称呼,并且性质、职权是不同的,都是随着政治沿革而一点点变化的。
古代“员外”一词,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轨迹。刚才提到了它是区别于正员之外,其中正员,指的是朝廷中登记造册、位列花名册正式的官员,而员外是此类官员的补充。
参考史料,我认为当时的员外和正员有相近的权利,比如可以免除徭役、赋税,还可以有自己的封地,当出任相应官职时,还可以从国家获得相应补助。
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特指地主、富人。这时候他们在朝廷中已失去了依法行政的权力,在地位上与官员平齐,在行政权力上与平民靠近,淡出了朝廷的视野,流离于之外。
古代的员外是一个闲职,没有多少实权,主要是做王上的侍从官。最早出现在三国魏末的时候,一般担任这种职务的都是宗室弟子或者达官贵族,但因为是在王上身边还算是比较有面子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即便是将军都督都设了员外的职位,证明这个职位逐渐的被重用。到了隋朝,他们开始在尚书省设立二十四司,设立员外郎。
以后唐、宋、辽、金、元、明、清沿用这一制度,用郎中、员外郎分别担任各司司长和副司长。而且所有的员外都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录用的考生。还因人员众多,产生了许多后补人员,这也说明“员外”逐渐演变为编制内官职,具有较为突出的地位。
而到了唐代员外数量多到已经达到了冗官的程度。当时,员外的来源不再仅仅是宗族弟子、达官贵人和科举入仕的人。其中还包括有些是朝廷的贬官,有些是为了拉拢少数民族的官员。然而到了明清时期,连民间都有了员外。此时的员外就不只是上面说的朝廷官员的称呼了。在这一时期,员外不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也没有任何官方的权利和义务。
那么这一时期的成员指的是什么人呢? 此时的员外大多是富有的民间财主,这些人一般都从事商业,在明清笔记小说中也基本也是用“富贵”、“巨富”、“财阀”等词语来描述他们。虽然他们不是政府官员,但他们也构成了政府控制人民的一种方式。为了稳定社会的稳定,在明朝初期,民间的人民就以员外来称呼他们。
员外没有权利,但是因为陪伴着权贵,所以别人才会尊敬他们,希望他们能在权贵面前帮自己办事。
在古代他们其实只是相当于领导边上的一个随从而已,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员外就是在当地非常有钱有势的一些地主统称员外,在朝廷里并没有什么实权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