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1985年,初创奠基和改革开放局部推进阶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2、1986-1992年,经济转型发展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进入一个探索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全面进行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深圳经济开始起飞,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1987年突破50亿元,1989年突破100亿元。
3、1993-2002年,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阶段。深圳经济特区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过去主要依赖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素质,增创新优势。
4、2003年-至今,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扩展资料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背景:
中国从1956年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对于如何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从1957年开始,我们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左的错误’。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国务院召开务虚会。会议开了两个月零3天,提出的新办法、新路子,集中起来,就是一条:改革开放。这次务虚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决策层唯一一次用如此长的时间集中地、大规模地深入研究改革开放的会议,对改革开放决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深圳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