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2024-11-02 21:16: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源出《诗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三大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8亿中国人不仅将全面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将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这是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顺应了人民意愿,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体现着党执政根基所渗透的悠久的文明血脉和深厚的民族基因。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积累宝贵的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们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孕育提出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其内在逻辑,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是要做到“全面”,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常讲两句话:一句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回答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的一个阶梯,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心血。

在苦难深重、命运多舛的历史磨炼中,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伟大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在呕心沥血、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实现伟大梦想的前进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将开启向圆伟大中国梦冲刺的历史时刻。

扩展资料:

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对物质产品的需要,还要更好地满足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又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更与新时代的伟大历程密不可分。它既是对前一历史阶段建设发展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回答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


20世纪末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没有变,但现代化的标准提高了。


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个阶段目标提前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阶段目标则从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现代化的内容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美丽这一要求。





扩展资料


小康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整版观察:全面小康意味着什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答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

回答5: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同志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18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