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一人多妻,因此也就多子.为了使父传子不产生矛盾,就规定了一种宗法制度,即父系宗子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属定差别,保证嫡长子继承权的等级制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区别嫡庶(嫡是正妻之子,庶是妾或妃子之子),王后之子称嫡子,有特殊地位.《公羊传·隐公元年》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诸嫡子中以长者为主,若正妻未有子,立庶子不以长而以贵. (2)保证嫡长子的继承权,另外还有嫡次子,庶子都分封诸侯,诸侯国里世袭也照样是以嫡长子继承,次子封为大夫;然后,大夫照样以长子继承,次子封士.就这样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继承,周天子为"宗子"或"大宗",诸侯对国王来讲是"小宗",而对于大夫来讲是"大宗";大夫也是这样,对诸侯称"小宗",对士称"大宗".就这样形成了一个牢固的等级制度. (3)保证大宗特权.A.祭祀始祖只有大宗主持,而其他小宗只能祭祀五代之祖,不可超过五代.《史记》曰:"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B.享受小宗的敬戴,小宗无权祭祀祖先,但必须尊敬祖先,这种尊祖要靠"尊宗"来表现,即对大宗敬献贡物就是对祖先的尊敬,也就是"尊祖者,尊宗之谓也."《礼记》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4)宗法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A.将小宗紧紧束缚在大宗周围,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把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结合起来,把政治隶属与族长统治结合起来,形成统治堡垒.正如《诗·大雅》曰:"宗子维城". B.将政治上的上下关系蒙上了一层宗族关系,根据嫡庶长幼的自然差别,进行政治上的权利再分配,确立尊卑贵贱等级,以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团结,巩固他们的统治. C.在客观上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马列主义观点来看,宗法制对于中国历史的作用是消极的,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极大的绳索."(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