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和廉租房主要有4点区别:1.廉租房收入标准要求更低。2.廉租房申请对象仅限本市城镇低收入家庭,公租房一般没有户籍限制。3.公租房一般要求租期在5年内,廉租房没有具体规定。4.廉租房有政府补贴,实际租金更低。
本帖最后由 呼叫转移 于 2011-10-19 20:48 编辑 上周六,新华社发表了一则时评,叫《看不懂、想不通的公租房价》,对北京此前公布的公共租赁房价提出质疑。文章称,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首次公布三个公租房项目成本租金,但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文章认为,如果不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而是以成本、盈利等为依据来确定公租房价格,就会背离公租房建设的初衷。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是什么呢? 客观地说,新华社这则时评的观点,在当下颇有普遍性。普遍性的根源,是因为根本没弄清楚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国家对公租房的定位,把对廉租房的理解和期待套到了公租房头上。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当中,面向最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是廉租房,一般来说,廉租房的分配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和一些特定保障对象。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也就是说,政府按人发放租房补贴,由保障对象自己到市场上去租房。在深圳,许多节省的低保家庭拿着租金补贴,去租城中村里的房子,最后补贴还有节余。同时,廉租房也有实物配租这种形式,就是政府提供房源,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租给保障对象。当然,这个价格大大低于房租的市场价格。 但是,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国家对公租房的制度设计,就和廉租房大不一样了。七部委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是最新最权威的国家级公租房法规。通读这部《指导意见》,很容易绘出一幅公租房的政策拼图。一是公租房的租赁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所谓“夹心阶层”。二是公租房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也欢迎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和经营公租房。三是公租房的运营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四是政府通过无偿划拨土地、地价减免、税费减免,来降低开发成本,从而实现降低租金。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由于公租房的成本和经适房大体相当,有业内人士曾给公租房一个形象的说法,公租房就相当于拿经济适用房进行保本微利地出租。 那么,北京二三十元一平方米的月租金到底贵不贵呢?不妨做个简单的测算,以深圳著名经适房楼盘桃源村三期为例,单价大约是4800元一平方米,而北京的情况应与深圳相当或者略高。售价48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租金多少才算保本微利呢?一般认为,至少要有6%的回报,否则的话,就低于资金成本,不如拿钱存银行了。4800元乘以6%,等于288元,288元除以12个月,等于24元。可见,北京的公租房租金,并不离谱,也不存在什么“看不懂、想不通”。 当然,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公租房的问题确实很多,很多地方,比如深圳,盖了房子都租不出去。但是,这当中的原因,恰恰是大家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才出现如此困局。而不是如新华社文章所说的那样,是违反了国家关于公租房价格的“基本政策精神”。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号)的规定,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条件:
1、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
2、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
3、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4、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一起共同生活的;
5、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当地房管部门确认他处没有住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