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栽培的芹菜和越冬栽培芹菜的苗期死苗现象较严重。死苗是由于今年夏秋季雨水较多,加上各地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
(1)产生死苗原因
①芹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开始发病,初呈水浸状,形成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②芹菜菌核病:为害芹菜茎、叶。受害部呈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呈软腐状,表面生长白色菌丝。最后茎秆组织腐烂呈纤维状,茎内中空,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③芹菜黑腐病:发生在接近地表的根茎部和叶柄基部,有时也为害根部。病部变黑腐烂,其上生许多小黑点。植株生长停滞,外边1~2层叶片因基部腐烂而脱落。
④芹菜猝倒病:种子萌发后,子叶和胚茎腐烂,造成烂种。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变成黄褐色,缢缩成线状。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幼苗后,接触病部的表皮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发病严重而且迅速时,成片的幼苗倒伏不能直立,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只是茎基部已缢缩成线状。在病苗及其附近的地表面上产生白色棉毛状的菌丝体。
⑤芹菜立枯病: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以后病斑逐渐凹陷,湿度大时可看到淡褐色蛛丝状霉。病斑发展绕茎一周后出现级缩,根部干枯萎蔫,夜晚亦不能恢复,并继续失水,直至枯死。
(2)防治方法
①轮作: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②床土消毒:利用旧苗床育苗,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福尔马林消毒。在播种前2~3周,将床土耙松,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500毫升,加水18~36千克(加水量按土壤干湿来决定),均匀浇在苗床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床土上。3~5天后,再除去覆盖物,耙松床土。经2周后,待药液充分挥发干净,再进行播种。二是多菌灵或托布津消毒。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干细土20~30千克拌匀,播种前用1/3的药土撒在畦面上做垫土,播种后2/3的药土做覆土盖在种子上,亦可对土壤消毒。
③种子处理: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带菌种子播前用10%的盐水选种,漂出菌核,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可防治菌核病。或用48℃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或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3%。用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④苗床管理:播种不要太密,出苗后及时间苗。雨后苗床湿度过大时,应及时排水,并在苗床撒干燥的草木灰数次。发现病苗及时拔除,携至田外深埋或烧毁。
⑤田间管理:松土除草时避免伤根,减少机械损伤。培土不宜过高,避免把叶柄埋入土中。雨后及时排水,发病时减少浇水次数。及时拔除病株,病穴中撒上石灰消毒。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可杀死土壤中的菌核,减少病源;夏季闭棚7~10天,利用高温可杀灭表层菌核。利用地膜覆盖,可阻挡病菌萌发,减少传播。
⑥药剂防治:在发生软腐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40%细菌灵8000倍液。用上述药剂之一,或交替应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在发生黑腐病、菌核病、立枯病、猝倒病时可用50%速克灵600倍液;50%扑海因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65%甲霉灵1000~1500倍液,用上述药剂之一,每7~10天一次,连喷2次。
植物小苗死亡主要原因在于水:水少了,干死。水多了,烂根。
具体情况,得根据芹菜小苗所处环境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