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儿诗张耒的作文

诚儿诗张耒的作文
2025-02-23 16:54: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张耒,熙宁进士,得苏轼器重,但为官一再被贬。家本清寒,一直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但因此他也接触到下层社会,所以其诗能反映民间的疾苦。他写诗有意学习白居易,但他的诗远不及白居易的精细工丽。这首诗的题目很长,原文是:“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这实际上是本诗写作动机的一个详细说明。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写给他的两个儿子“秬”和“秸”看,所以我们就用这三个字作题目。
这首《示秬秸》诗,在写景叙事中语言平实如话。写景:“城头月落”“楼头五更”直接道来,没有任何修饰;“霜如雪”的比喻也很浅近。叙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就像散文一样明白。诗用七言古体,没有律诗的对仗,四换韵脚,不事雕琢,平仄兼用。这种语言,与诗歌所写的下层劳动者的生活情景高度吻合。
诗歌语言虽然平实,但平而不淡,富有独特的韵味。开篇两句写景,一句写所见,一句写所闻,多角度勾勒出凌晨空旷寒冷的环境,对卖饼儿的形象做出有力烘托,使其动作更鲜明,呼声更清晰。“歌一声”与“人未行”对比鲜明,对卖饼儿勤奋自强的赞许跃然纸上。诗歌在平实的叙述中,也不乏细节特写,“北风吹衣射我饼”,换用第一人称,诗人完全走进了卖饼儿的精神世界,一个“射”字,也就更令人感同身受。“不忧衣单忧饼冷”揣摩心态,写出了卖饼儿的艰苦和志气,为诗歌最后两句对儿子的劝诫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钱钟书先生说:“在“苏门四学士”中,张耒的诗作最富有关怀人民的内容。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北邻卖饼儿五更天就“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度”。此诗以深切的同情,晓畅如话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卖饼儿的情状。如果说“不忧衣单忧拼冷”是从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化出;结句的勉励之辞“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则给全诗注入一般积极向上的清风。北邻卖饼儿每五更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不少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

回答2:

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8.答: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旦罚测核爻姑诧太超咖(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2分)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1分);"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分)。
(1)诗中描绘的环境特点是“清”,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清”的内涵。(4分)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参考答案:(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出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凉。
(2)主要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村居清幽生活环境的喜爱,对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