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
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
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
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据白皮书介绍,中国于
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
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
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白皮书说,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
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
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
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
21次发射成功.白皮书说,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3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
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
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白皮书说,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
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
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2012年6月16日下午,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约7天后,天舟一号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
2017年6月15日和9月16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了这一关键技术的可靠性。
2017年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当中最接地气、最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纯烧钱没有实际效益的项目发射得不太多(与国外同行相比)。
以2018年中国的航天发射为例。一共可分为4大类:服务于国民经济、服务于国家科研、满足国外商业客户、宇宙前沿探索。
1)高景一号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2)北斗导航卫星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2、43号:服务于国民经济
3)陆地勘查卫星三号、四号:服务于国民经济
4)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5)遥感卫星30号04组:服务于国民经济
6)张衡一号:服务于国家科研
7)高分一号02、03、04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8)遥感卫星三十一号01组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9)珠海一号02组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10)亚太6C通信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11)高分五号:服务于国民经济
12)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宇宙前沿探索
13)高分六号:服务于国民经济
14)风云二号H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15)新技术试验双星:服务于国家科研
16)巴遥一号、PAKTES-1A:满足国外商业客户
17)高分十一号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18)海洋一号C卫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19)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服务于国家科研
20)遥感32号01组:服务于国民经济
21)海洋二号B星:服务于国民经济
22)未来号科普卫星:服务于国家科研(发射失败)
23)中法海洋卫星:满足国外商业客户
24)试验六号卫星:服务于国家科研
25)沙特-5A/5B卫星:满足国外商业客户
26)嫦娥四号探测器:宇宙前沿探索
18年 突破20次飞起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据介绍,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
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
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
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
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
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据白皮书介绍,中国于
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
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
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白皮书说,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
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
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
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
21次发射成功.白皮书说,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3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
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
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白皮书说,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
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
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