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上所谓的门阀,士族到底在当时是怎么的一个盛况

2025-04-07 14:12: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士族门阀应该是在东汉时期有了比较明显的崛起,比如《三国》著名人物袁绍,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称,不止是当官的多,而且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家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
然后就是曹丕开始使用“九品中正制“,这跟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理念基本上是属于背道而驰,然而他不得不用,因为他要当皇帝必须却得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也就是士族门阀已经有能力影响皇位的更迭。
到了近晋代,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比如两晋著名的王谢两家,除了一堆历史名人,什么王羲之啊谢安,或许是因为家教好,但更多的是因为士族的权利可以一定程度的继承,他们甚至遮掩了帝王的光辉,比如一般人很难想起皇帝都有谁,除了那个司马衷。像后边的隋朝的杨坚,唐朝的李渊这些开过皇帝都是世代的门阀。
隋朝杨坚建立大统一王朝后,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的本质与士族门阀的利益产生了矛盾,于是又了均田制和科举的初期,这些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打击士族门阀制度,所以士族门阀反抗了,在杨广在位期间,一个雄心万丈的帝王没能尽情的施展他的帝王梦,而纠缠于士族的争斗,最终不甘心的去享受人生了,甚至有种说法就是隋朝两代而亡实际上就是皇权与关陇集团斗争失败。
唐代也是与这些士族勾结才能乘机崛起,幸好隋末大乱把天下打了个天翻地覆,为后来唐代进一步实行科举均田之类的提供了比较的基础,均田制是小地主们有了更多的力量从而削弱了士族门阀,科举制度的逐渐确立,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员的垄断,士族门阀才算是慢慢低调了。

回答2: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
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世族经济,联系东汉的庄园地主豪强势力,再联系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隋唐时期没有放弃重农抑商,只是有所松动;
宋代士绅经济以后,租佃制逐渐普及,人身依附关系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