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纳税人方面进行筹划。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基本税率是17%,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适用3%的征收率。因此,纳税人在纳税前可以先确定采用哪种税率对自己有利,然后根据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创造条件,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增值税纳税人。
2.利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增值税有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包活增值税的减免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纳税人纳税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
增值税代购行为的筹划。代购行为属于服务业中的代理业,如果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受托方不垫付资金;二是销售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发票转交给委托方;三是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不征收增值税,而是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因此纳税人有代购业务的,应该尽量满足这三个条件,从而按照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纳税。
3.增值税代销行为的筹划。代销行为主要有进销差价式代销和手续费式代销两种,前者征收增值税,后者则征收营业税。当差价率(差价率=(售价-进价)/售价)大于29.41%时,按照手续费式代销缴纳5%的营业税,税负较轻;当差价率小于29.41%时,按照差价式代销税负较轻。
4.商业零售企业向供货方选择合理的收费方式达到节税目的。商业零售企业在向供货方收费时,可以在预计销售额的基础上事先以进场费、上架费等名义收取大部分费用,等到一个销售周期结束后,再按照销售额或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收取剩余的小部分费用,这样大部分收费只缴纳5%的营业税,少部分缴纳17%的增值税。
5.让利促销的税收筹划。工商企业的促销方式一般分为打折销售、赠送实物、返还现金三种。考虑到各种税收因素,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打折销售促销最为划算;赠送实物次之,返还现金最不划算。
6.运费的税收筹划。企业下设车队如果主要运输本企业的销售货物,可以将该车队独立出去,成为二级法人运输子公司,这样运费收入由缴纳增值税变为缴纳营业税,达到节税的效果。
其实各国现在均已经对转让定价作出一些应对规定,中国税法规定:税务机关有对关联企业中交易价格过高或者过低着有核定征收的权利-即税务机关有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说转让定价也有可能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减少税收指出,反而按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比按正常价格缴纳更多的税款,严重的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导致被罚款,名利双损。所以税收筹划时也应该注意在平常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在税务机关面前保持良好的纳税者形象,以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重点查核对象。
如果税务机关已经准备对企业查帐,应该老实地对待税务机关的检查结果,不能态度恶劣,最后评判的结果取决于与税务机关的“周旋”,结果可能是帐务符合实际-轻松过关;也可能是被核定价格-筹划失败,多纳税;坏的结果可能导致被判成偷税-不但要补税以及滞纳金,还会交罚款、而且信用度变差,以后与税务机关打交道更麻烦!还有一点:税务机关罚款的数额是一个幅度数,被罚数可多可少,也取决于态度和与税务机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