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宫惨烈“生殉”看,明朝的殉葬制度究竟多残忍?

明朝的殉葬制度究竟多残忍?
2025-04-15 12:37: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大明朝的婢女比清朝多很多,用度奢侈浪费,清朝康熙皇帝有感于此,不但对妃子的数目作了明文规定,且对婢女数额也作了限定。朱元璋安葬时有46妃“生殉”,殉葬于孝陵。春秋之后,人殉的事儿不常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婢女和匠人被逼殉葬。

他曾对阁臣们说,“明季婢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今则(指康熙朝)宫里只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明宫因为人多,有的宫人连饭都吃不到,每日都有些人饿死了。明朝这么多嫔妃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据史记述,大多数从天下士民中采选而出。

但在大明朝前期,又都再次发生了妃子殉葬的规章制度。明英宗之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家公开的做法,丧生于殉葬的妃子,数量达几百人之多。

这类殉葬的妃子,大部分都没有子女或是地位较低。例如宣宗殉葬十人说中,仅有一人死前为妃,其他的死前但是是婢女而已。但是也有特例。给仁宗殉葬的郭氏死前已经是贵妃,而且育有三子,好像不合殉葬者的“规范”。

幸亏在1464年2月22日,明英宗临死前提出了一个决策:从他开始,废止这类规章制度。他的接任皇上宪宗在临死前也再次特别强调不要再殉葬,以表述对先帝决策的重视。两代皇上的坚持不懈实行,总算给明初以来的人殉规章制度画上了句号。

回答2:

明代后宫中还长期保留着以妃嫔、宫女为死去帝王作“生殉”的陪葬制度,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

回答3:

朱元璋下葬时有46妃“生殉”,陪葬于孝陵。,明朝的殉葬制度在古代那么多朝代中都是比较大的。陪葬品也很多。

回答4:

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6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人都是殉葬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