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姜,别名小良姜、高良姜(中药材,本品为姜科植物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功效1.胃寒冷痛。本品辛散温通,能散寒止痛,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每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胃寒肝郁,脘腹胀痛,多与香附合用,以疏肝解郁,散寒止痛,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卒心腹绞痛如剧,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者,可与厚朴、当归、桂心等同用,如高良姜汤(《千金方》)。2.胃寒呕吐:本品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良姜
中文别名:高良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百合纲
目:姜目
科:姜科
族:姜族
属:山姜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区
拉丁学名: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高良姜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功能与主治】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与用量】 3~6g。
良姜。
1、选地整地
良姜适宜生长在土层厚实、肥力充足、松软通透且排灌正常的土壤内,以沙质土壤位置。选好地之后要在种植头年冬季清除土壤内的杂草、前茬农作物残体等,将其烧成草木灰作为肥料使用。然后再进行整地工作,在第二年春季前进行碎土平整。深翻深度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由于良姜生长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整地的时候不需要做畦,一般以开垦种植为主。可在地间与菠萝、香茅等作物进行套种。
2、根茎繁殖
良姜的繁殖方法一般以根茎繁殖为主,我们在收获良姜的时候要选择两年内生长的7个左右的集中壮芽作为根茎。壮芽要足够肥硕,保证无病虫害,然后将壮芽剪成14厘米左右的小段,每个小段保留3个节。通常在春秋进行,然后在之前做好准备的土壤上,控制好种植密度挖好种植穴。每个种植穴中放入1-2段。再覆盖细土将其压实,浇足定根水,促进根茎生根发芽。
3、适时移栽
如果在春季播种,那么一般在清明节前后移栽为宜,在整好地的土壤上,施足底肥,注意用量,以2600-2800千克/亩为主,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后也要注意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以穴种为主。种植穴的深度控制在18厘米左右,宽28厘米左右。再将以生根的根茎每个种植穴放入一段,边放边填土。移栽后要覆盖细土,浇水,做好除草工作,提高移栽成活率。
4、田间管理
在幼苗生长到5厘米左右的时候,要做好间苗工作,遵循留强去弱的原则,将幼苗间距控制在5厘米左右。并且在幼苗期要注意做好除草工作,不得低于两次,并且在封行后每个季度都要适当除草。再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做好浇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良姜的分蘖及根茎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及时追肥,满足良姜生长中的所需营养,最后在田间适当间作营养需求少的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这是高良姜,又名南姜、蜜姜,姜科植物,主要产于广东、广西,野生于荒坡灌丛或疏林中,或栽培。高良姜入药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这个药材是黄精!人们称它是:鸡头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