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为何会有“不杀士大夫”的不成文规定,君王为什么也很无奈?

君王为什么也很无奈?
2025-04-05 12:29: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后立密刻了一块誓碑,明确规定后嗣皇帝不得杀士大夫,所以这是在以后的君王也不能够杀士大夫。


在明朝的时候,士大夫对于朝廷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明朝时期帝王都看不起士大夫,他们的地位非常低,甚至没有一旦尊严。那个时期 对于文人是很苛刻的,士大夫的生活环境也不好,直到到了宋朝时期士大夫的地位才慢慢上来。宋太祖直到文官对于朝廷的重要性,而且相对来说文官是比较安全的,对朝廷没有很大的威胁性,宋太祖为了保护士大夫就立了不能杀士大夫的规定。

首先这个规定时间开国皇帝宋太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而且宋太祖时间里宋朝的第一人,他所里的东西都能够很有必要的束缚后来的君王,其次是因为立的这个誓碑具有诅咒的成分,如果违反誓碑里面的内容是要受到诅咒的,所以说很有威慑力,能够恐吓住君王。在宋代士大夫是受到尊重的一个朝代,所在宋朝灭亡的时候士大夫宁死也不投降,这也是他们高尚的气节,正所谓道: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就有明朝士大夫投清自保,宋朝士大夫投海自杀。


“士可杀不可辱”也就是在宋朝所体现出来的,因为宋太祖立的一个誓碑,所以导致了宋代君王都不杀士大夫,这也是很多君王都没有办法改变的,他们也很无奈的。

回答2:

君王就是一个人而已,他没有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就是靠一群士大夫帮忙打理的,实际有能力有权利的就是这群士大夫,那他们肯定要给自己争取点特权啊。
举个例子,君王就是一个智力能力普通的农场主,但是这个农场他没能力管理更没能力赚钱,要赚钱只能请一批有能力的人来管。这批有能力的人当然也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你要过河拆桥,所以要签个合同,规定50年内你只能收取收益,但不能辞退他们。农场主这50年内对他们很无奈,但是也离不开他们。
当然你要杀也可以杀,只要你找到足够的理由,并且让其他士大夫感受不到他们也可能会被随意杀掉就行。

回答3:

宋代重文轻武的思想很严重,而且这个规定是赵匡胤定下来的,所以后来的君王们也没办法,总不能打自己祖宗的脸吧。

回答4:

宋太祖这么做得原因是用文官来限制武将。剥夺武将权利避免历史重演

回答5:

大家都这么认为,规矩一但定下,就很难改,不然搞不好会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