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要耐磨,主要因素是硬度和韧性,二者缺一不可。有硬度没韧性时,材料易“剥落”,再硬也显示不出耐磨。有韧性没硬度,则材料抵抗不了硬物料的“犁削”也不耐磨。这二者是最主要的。硬度和韧性时呈“反比”的,为此要根据物料的硬度而恰当的选择。
耐磨性影响因素:
1、硬度: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可以由材料的硬度来衡量。这主要是因为材料的硬度反映了材料抵抗物料压入表面的能力,硬度高物料压入材料表面的深度就浅,切削产生的磨悄体积就小,即磨损就小,耐磨性就高。
2、晶体结构的晶体的互溶性:密排六方点阵金属材料,即使摩擦面在非常干净的情况下,其摩擦因数仍为0.2-0.4,磨损率也较低。
3、温度:温度主要是通过对硬度、晶体结构的转变、互溶性以及增加氧化速率的影响来改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的。金属的硬度通常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所以温度升高,磨损率增加。
4、塑性和韧性:塑性和韧性高说明材料可吸收的能量大,裂纹不易形成和掮,材料随反复变形能力大,不易形成疲劳剥落,即耐磨性好。
5、强度:磨损过程中,金属基体强度高,可以对抗磨硬质相提供良好的支撑,充分发挥抗磨硬质相抵抗磨损的能力,使耐磨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
6、夹杂物等冶金缺陷:钢中的非塑性夹杂物等冶金缺陷,对疲劳磨损有严重的影响。
7、表面粗糙度:在接触应力一定的条件下,表面粗糙度值越小,抗疲劳磨损能力越高。当表面粗糙值小到一定值后,对抗疲劳磨损能力的影响将减小。
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机械磨损的能力。在一定荷重的磨速条件下,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的磨耗。用试样的磨损量来表示,它等于试样磨前质量与磨后质量之差除以受磨面积,以材料在规定摩擦条件下的磨损率或磨损度的倒数来表示。耐磨性几乎和材料所有性能都有关系,而且在不同磨耗机理条件下,为提高耐磨性对材料性能亦有不同要求。由于摩擦材料和试验条件各不相同,可用磨耗指数表示或由用磨耗试验机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得的材料减量(g/cm2),或其倒数表示,耐磨性是摩擦磨损试验中的一个测量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