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的作品有___,其中___还被搬上了银幕.

2025-02-24 15:14: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林海音的作品:

1.散文集:

《窗》、《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2.长篇小说:《春风》、《晓云》。

3.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

4.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

5.其中《城南旧事》还被搬上了银幕。

6.小说介绍

《春风》讲述女校长办学有成,化雨无数,却在婚姻上力不从心,致使文弱的丈夫于中部另筑爱巢,且养大一个乖巧伶俐的小女儿。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晓云》讲述了夏晓云的妈妈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同留学生俞文渊结合,可晓云却爱上了自己任职家庭教师的家庭中男主人梁思敬。晓云同梁思敬的私情最后以悲剧告终。

《婚姻的故事》是由五篇中篇小说组合而成,20年代的妇女面临新旧交替的年代,林海音以这些女子面对婚姻的奈为蓝本,写出她自己的爱情婚姻观。

《绿藻与咸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选录像了“绿藻与咸蛋”、“伸会”等13则短篇小说,多是林海音搬到台湾后的生活小品。

扩展资料:

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2.林海音在那个的时代是特别的,她的笔触充分的展现了“五四”以来的女性的婚姻爱情的观念与诸多问题。她的文章深入的挖掘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及观念,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变化,中国社会在这几十年来的改变。

3.《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林海音

百度百科—城南旧事

回答2:

林海音的作品有《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其中《城南旧事》还被搬上了银幕。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城南旧事》首先由北影厂的导演伊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改编的时候,删去了“兰姨娘”的全部和“驴打滚儿”的后半部。“惠安馆传奇”保持基本完整成为影片的上篇;而“我们看海去”和“驴打滚儿”的前半部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则糅在一起成为一个仍有两段的下篇。

扩展资料:

1、影片《城南旧事》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 等多项大奖。

2、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林海音擅长于表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旧交替时代女性的爱情婚姻问题。她的笔,近乎固执地游戈于这一领域,不断地挖掘、探索、思考,努力地从爱情和婚姻这一面古老的镜子里,反映历史的变迁与时代风云的起落,或正面、或侧面地映现出清末民初直到抗战以后中国社会的风貌,构成了一部近代以来中国妇女的婚姻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城南旧事

百度百科_林海音

回答3:

1、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被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2、林海音的作品有以下这些:

(1)《冬青树》、《绿藻与咸蛋》、《城南旧事》、《晓云》、《婚姻的故事》、《烛芯》、《金桥》。

(2)《蔡家老屋》、《孟珠的旅程》、《春风丽日》、《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企鹅》、《薇薇的周记》。

(3)《春风》、《狡猾的老猫》、《中国竹》、《窗》、《林海音自选集》、《请到我的家乡来》、《猛狗唐恩》。

(4)《小兔班杰明的故事》、《一只坏小兔的故事》、《请到我的家乡来》、《一家之主》、《林海音散文》。

(5)《鸽子泰勒的故事》、《隔着竹帘儿看见她》、《静静的听》、《金鲤鱼的百裥裙》、《我的京味儿回忆》。

(6)《写在风中》、《剪影话文坛》、《作客美国》、《春声已远》、《芸窗夜读》、《穿过林间的海音》。

扩展资料

《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它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海音

回答4:

林海音的作品有《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其中《城南旧事》还被搬上了银幕。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扩展资料:

《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南旧事

回答5:

林海音的代表作品有:[《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其中 《城南旧事》 还被搬上了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