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为了纪念这几件事 ,就确立了一个节日 。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在我的家乡 ,端午节的习俗是:
1,端午节前要大扫除 、拆洗被褥 、拆洗棉衣 。干干净净过端午节 。
2,五月初五这一天 ,大门上要挂杨柳嫩枝 。
3,清晨早早起床 ,用艾蒿煮水洗脸 ,手腕和脚脖子上一边戴着艾蒿编制的手环 ,另一边系上五色绒绳 。
4,用艾蒿水煮鸡蛋吃 。
5,吃粽子 。都是自己家包的 ,有糯米粽子 、大黄米粽子 。豆馅 、大枣的,蘸着白糖 、蜂蜜 、玫瑰蜜 ,特好吃 !
6,我家那里没有水域 ,没看见过赛龙舟 ,只在电视机上看过 。
7,我们那里不喝雄黄酒 。因为家乡那里没有 “五毒” ,蛇 、蚰蜒 、蜈蚣 、蝎子 、毒蜘蛛 ,都没有 。
本来一个好端端的五月天 ,却说是纪念古人的节日 :
一,
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棕子的风俗。
二 。
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
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本来是中国人的节日 ,不知道哪一年被韩国棒子偷去了 ,也跟中国人学习 。学就学呗 ,还他娘的世界 “申遗” ,令人气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