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权随意处置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吗

2024-11-17 20:19: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不可以。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义务,父母不可以要求未成年子女用自己的钱养活自己,而逃避其抚养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保管并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其使用或处分该财产必须对未成年人有利。父母不可以随意使用未成年人的财产,更不可以将未成年人的财产赠送他人、出售或者做其他对未成年人不利的处分。

回答2:

一般是不能随意处置的,对于子女继承遗产所得的财产,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享有管理权、收益权及动产处置权,但应有利于子女成长、维护子女利益。父母在管理和保护子女的财产时,除了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方面合理需要外,不得随意侵犯和处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
法律分析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婚姻存续期间,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代表未成年子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在无证据显示处分子女名下房屋损害子女合法权益时,任何一方代理未成年子女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都为有效合同。一般而言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有权代表未成年子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未成年子女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一般认定为有效合同,但有证据证明该处分行为损害了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如父母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未成年子女利益等,可认定为无效合同。父母未离异,未成年子女随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此时无论是父母双方还是一方代理未成年子女与买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均对未成年子女发生效力;父母离异,未成年子女跟随父母一方生活,此时另一方擅自处分未成年子女房产,处分行为对未成年子女不发生效力,但合同合法有效。只有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监护人才有权处理未成年人的房产。判断未成年人房产买卖合同的效力,法院会综合考虑出卖人也就是监护人和未成年子女的关系、未成年子女的房产情况、出卖房产原因、交易价格、买受人是否存在恶意、涉案房产占有情况等因素,结合民法基本原则来认定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回答3:

我国《婚姻法》第29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就是说,父母双方离婚后仍都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都有抚养孩子和维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和权利,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孩子拥有的监护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监护人在管理和保护被监护子女的财产时,除了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方面合理需要外,不得随意侵犯和处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抚养子女是一种法定的义务,不能以此义务而换取随意处分子女财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