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ng gē]
北方民间舞蹈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1]
秧歌。秧田,秧苗,秧子
秧的解释和组词:
[yāng ]
1.植物的幼苗:~苗。树~儿。~田。育~。插~(特指稻苗)。
2.某些植物的茎:瓜~。拉~。
3.某些初生的小动物:鱼~子。
4.栽植;畜养:~几棵树。他~了一池鱼。
秧苗丶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