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珠宝。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
含义: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
出处:宋代程颐《与方元寀手帖》
例句: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的蠢事。
典故:楚国有一个商人,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他用精心设计的精美盒子装珠宝,带到郑国去卖。
令他意外的是,一个郑国人拿起盒子很是喜爱,便买下了,走后打开盒子才发现有个珠宝,又回去把珠宝还给老板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商人苦笑不已,看来自己并不适合卖珠宝,更适合卖木盒子。
扩展资料:
成语寓意: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椟还珠
「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