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已为人所共知,杜甫关注全体的现实主义、李白高扬个性色彩的浪漫主义已成为唐代诗歌两面伟大旗帜,“李杜”也由此而得名。杜甫诗歌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被后世誉为 “诗史”,对后代诗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诗歌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社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杜诗这种不着一字情而情的特色别具一格,它带一定的现实主义特色,可以说是对浪漫主义特色的有益补充。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语言和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问,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