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这些皇帝的年号是怎么起的?有什么由来吗?

2024-10-31 09:26: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年号是由皇帝发起的,其由来是汉武帝时才初创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

明朝以后采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复辟政变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等

扩展资料:

年号的产生

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至西汉武帝即位,在年数之前加上有纪念意义的名号,是为中国古代年号之始。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

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号

回答2: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而更改年号有的是按照大事来更改,有的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扩展资料

年号的产生

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至西汉武帝即位,在年数之前加上有纪念意义的名号,是为中国古代年号之始。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

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号



回答3:

  • 1、年号含义    

  •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它不是从来就有的。

  • 2、年号来历

  • 年号出现以前,帝王有的以一、二、三……纪年,有的以前一、前二、前三……纪年,有的用中一、中二、中三……纪年,有的用后一、后二、后三……纪年。

  • 汉武帝是第一位开始有年号的皇帝。汉武帝继位时有司上奏说:元应当采用天瑞,不应以一、二数。一元叫“建”,二元以长星称“光”,现在城外得一角兽叫“狩”。于是武帝以“建元”为年号,并以前140年为建元元年。自此,中国历史开始使用年号。年号最多的是武则天,从称帝到退位21年的时间里用了17个年号。皇帝年号这种纪年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溥仪退位。现在仍在使用皇帝年号纪年的国家是日本。

  • 3、年号的议定

  • 年号初创时期,多与祥瑞和重大变故有关,后来逐渐完善。年号多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反映当时的时局特点,以及体现着皇帝的治国意向。元朝以前,皇帝都在拥有一个以上的年号。如汉武帝就曾改元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等。明代和清代的皇帝,年号相对稳定,基本不改元。这样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用年号来称呼皇帝的现象。如明世宗的年号是嘉靖,便被称为嘉靖皇帝,清圣祖的年号是康熙,便被称为康熙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是乾隆,便被称为乾隆皇帝,等等。

  • 年号的议定,绝非一时空想,兴之所至。它一方面是“奉正朔”的表示,另一方面是皇帝的实际地位和治国意图明显的反映。所以每当先帝去世,新君登极时,便有文武大臣们审时度势、制定并颁行新的年号。明朝诸帝在登极后,也马上宣布改元,以预示新的气象。明太祖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因此他的年号定为“洪武”,体现了以武定国的尚武思想。继位的皇帝朱允坟改国号为“建文”,明显与其祖父治国方略不同,意在以文治国。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后,天下非议颇多,宣布年号为“永乐”,欲造就天下永远安乐的局面,以平民心。宣德帝朱瞻基,从小攻读儒家的经籍和为政之道,年号“宣德”的议定,意图德治、以文治国,故有学者说“宣德帝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英宗朱祁镇复辟后,改元为“天顺”,意在借“天”这个字眼,借以抬高皇帝的身价,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光宗朱常洛登极,选择“泰昌”一词作他的年号,是想让天下太平昌盛。皇帝和大臣们用这种方式表明他们的政治决心和企图开拓王朝新局面的意图。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天启”一词出自《左传》,意思是开天辟地,重新振兴国家的统治之道,可惜明朝后期的衰落命运一直笼罩不散,年号的美好仅是政治家的幻想而已。年号之议定,为皇储继位奠定了基础。

  • 3、年号的产生

  • 年号是官员们议定的。比如:明朝第十一个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登基后,按照传统惯例要改换年号。为了能找一个满意的年号,以象征吉祥,明世宗决定让朝中众官员进献年号。

  • 朝中大小官员接到命令后,都开始苦思冥想,争相将所想的年号递交上去。明世宗一一看过,没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不由得有些生气。第二天上朝时,一个比较了解明世宗的大臣启奏说,他已经想到了年号,请皇上审定。他从袖中抽出一首七言律诗呈了上去,明世宗打开一看,都是一些吉利话,歌颂大明江山固若金汤,帝业千秋,可是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能明白年号是什么。后来在亲信的帮助下,他才明白这是一首诗谜。前六乃是一个“嘉”字,后两旬构成一个“靖”字。他对这个年号十分满意,认为很吉利,决定采用,并昭告天下,以“嘉靖”为年号。

  • 4、乾隆的年号

  • 乾隆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寓意“天道昌隆”。弘历1735年即位,从1736开始沿用乾隆年号,一直到1795年结束。嘉庆元年(1796年)仁宗继位,高宗为太上皇帝,宫中时宪书及用太上皇名义发布之敕谕仍用乾隆年号至1799年。

回答4:

年号与庙号不同,年号是由大臣商议,然后由圣意裁决,往往反映了君主的治国理想。
庙号则是帝王死后人们给予的,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

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雍正:即位前为雍亲王,雍正即“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同时雍正名为胤禛,也有谐音之意。
乾隆:“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转载自:
作者:PANGBOBO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684653/answer/18983751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