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的简称由来

2025-05-04 06:50: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殷最早起源于商朝。商朝又称为殷商,从那时起,就有了“殷”这个字。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
北蒙是安阳最早的名称。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将都城从“奄”(今河南商丘)迁到“北蒙”并改名为殷,史称“盘庚迁殷”。
安阳的得名则始于战国末期。《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颇攻魏房子,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安阳”这一名称在史籍上最早的记载。一说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国攻克魏国宁新中邑,因“宁新中”位于淇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又根据相近字义变“宁”为“安”,故名“安阳”。
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设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580年,邺城被焚毁,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及邺民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隋代、唐代、宋代都沿用“相州”一名。金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明、清两代沿用。直到中华民国初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安阳”一名便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