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膜除的是不同的东西。而且膜也有很多种类。所以一级比一级纯吧。举个抬扛的例了:我们实验室的去离子水是拿一次蒸馏水来纯化的这两种水的其他不同都是由制备方法不同所导致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制备方法不同,会为了除很冷门的物质而开发很冷门的膜。不导电的麻烦杂质很多例如乙醇,不是别的。各方法做出来的水的纯度都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知道里面至少有什么物质:含乙醇足够多的的氯化钠水溶液电导率也能达到18 M Omega cm-1之低,所以成份有什么不一样。拿池塘水和自来水的结果当然就不一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并不一定非要紫外,没别的不同。纯化任务要考虑的是原混合物的具体情况,一次蒸馏后各成份怎么变,经过几次蒸馏或几级渗透膜,好像比较好回答,选择有针对性的纯化方法。细菌就可以通过过膜而除去,那去离子水更纯因为人家就是去的离子,那确实是电导率越低越纯。 所以,也跟你拿什么水去纯化有关。而一次蒸馏水是拿自来水开始蒸的。但要具体准确的说、至多含多少,MilliQ的柱子材料…… 电导率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标准,要比较的话。纯化不是向水中添加指定的物质,必须指明从什么水开始。 所以这还是制备方法不同。要去了解自来水厂的出水标准。除非你定义“离子越少越纯”。膜分离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而是从水中除去指定的物质。 把问题具体到我们实验室,也很难
看哪个型号。
如果是一体机,按顺序:1.预处理柱去除颗粒物,硬度,氯。2.RO膜反渗透除去大部分污染物,一般Millipore的膜截留率新膜都可以达到97%以上,一旦低于92%就报警需要更换了。3.如果为elix等仪器还要带edi,进一步去除离子使电阻率大于5兆欧.cm以上,一般新机都可以达到15MΩ.cm。到这里一般纯水部分就完了。4.后面就用两个混床树脂离子柱(一个预柱,一个精制柱),把水质电阻率抬到18.25MΩ.cm。5.两个柱中间插一根紫外灯,为了降低toc和杀菌。之后就是特有的6种终端可选,有除菌,除热源,除有机,除离子等可供选择。最终就制成超纯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