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这个人

2025-04-07 15:39: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他是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而出名,智商高,反应快,口才好。
然后曾经征讨山越人,把山越人给平定了,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干。
孙权临终前,孙权把幼子孙亮托孤给诸葛恪。
于是和他叔叔诸葛亮一样,诸葛恪也成为了托孤重臣。
职业生涯前期,还是很励精图治的,还曾经东兴大捷,斩杀魏兵万余,后来又成为丞相,一时间称功盖诸葛,说他功绩超过了他的叔叔诸葛亮。
可是这个人的性格有问题,就是他刚愎自用。鲁迅,诸葛亮都曾经指出来过他这个性格缺点。
果然不久,他不顾反对伐魏,最后失败了,死伤者众多,可是他不但自我反省,反而更加专权,沉溺于权力,然后失去了民心。
最后被人设计,在宴会上被设计杀害,然后其三族被夷灭,其结局如此,真是令人不禁唏嘘。
他的父亲在诸葛恪年轻时,曾经预言,认为他会为家族带来灾难,后来果不其然。

回答2: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1-2] ,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加封丞相[3] 、进爵阳都侯。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人物评价
孙权: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②恪刚愎自用。[26]
诸葛亮: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26]
诸葛瑾: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26]
胡综: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26]
羊衟:元逊才而疏,子默精而狠,叔发辨而浮,孝敬深而狭。[27]
张缉: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得死乎![28]
邓艾: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29]
童谣: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26]
臧均: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孙登: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27]
孙休:恪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可谓能;受讬孤之任,死於竖子之手,不可谓智。
孙峻: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30]
陈寿:诸葛恪才气干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於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26]
《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孙盛:恪与胤亲厚,约等疏,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 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
虞喜:夫讬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恒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况吕侯国之先耆,智度经远,而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乃机神不俱者也。若因十思之义,广谘当世之务,闻善速於雷动,从谏急於风移,岂得陨首殿堂,死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
萧常:恪矜己自用,残民以逞,陨身覆族,非不幸也。[31]
叶适:诸葛恪先讨山越,后筑东兴,功效不可掩矣。然推此而遂欲施于天下大计,则覆宗废立,倾辱其国,尝不旋踵者,天下之计,自有定形,不因事而就,恪智小不足以知之,虑近谋远,势当然尔。然当时议论,徒能毁其已败,则亦无所取。[32]
胡三省:恪自谓其才足以办魏,不欲以贼以遗后人,吾不知其自视与叔父亮果何如也?孔明累以攻魏,每言一州之地,不足以与贼支久,卒无成功,齌志以没。恪无孔明之才而轻用其民,不唯不足以强吴,适足以灭其身,灭其家而已。[33]
李贽:诸葛恪不禁熬炼,不济,不济,有愧令叔多矣![34]
钟敬伯:诸葛格妄作妄为,累及三族,有愧令叔多矣。[34]
毛宗岗:司马懿之杀曹爽,是以异姓而灭宗室;孙峻之杀诸葛恪,是以宗室而灭异姓。恪与爽之才不才不同,而其气骄而计疏则一也。外不能测张特之诈,内不能烛孙峻之奸,而又刚愎自矜,果于杀戮,聪明虽过于其父,而卒以恃才取祸,哀哉![34]
何焯:元逊但知忠武频烦出师,而不规其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年而后南征,还师之后,又蓄力一年,乃屯汉中,其明年始攻祁山耳。恶有狃于一胜,主少国疑,群情未一,遽图轻举乎?是役也,虽克新城,归将不免,而况违众玩寇,弗戢自焚,衅非马谡,不请贬三等,谢创夷之众,塞同异之口,乃更思兴作,愈治威严,虹绕鼈鸣,身分族赤,画虎类狗,元逊之谓也矣。[35]
张敦颐:诸葛恪为政,首侵边以怒敌,东兴之战幸捷,顾不能持胜,复违众大举,一败涂地。恪既丧躯,而孙氏之业因以衰焉。[36]
余嘉锡: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继以瞻、恪、靓,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犹以王、葛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