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战略意义是什么?

2024-07-27 13:16: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国家能源安全包括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能源使用或消费的安全性。当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矛盾是供求总量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国内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消费量和进口量猛增,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石油需求量急剧上升,而石油生产增长乏力,国内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我国陆上油气开发和生产潜力有限
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对石油需求量的迅速攀升不一致的是,我国陆上石油生产增长缓慢,探明的石油储量已出现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以来,国内石油产量基本保持在1.4亿~1.7亿吨,年平均增幅仅为1.2%,国内石油产量进入一个低速、平稳、缓慢的增长时期,一批陆上主力油田产量连续出现递减态势,年均增长率都小于全国平均年增长率。产量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油区已处于油田开发衰退期和高含水期,多数东部老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综合含水率已高达81.5%;资源勘探大多已进入成熟阶段,新增资源储量连续几年赶不上当年的采出量,储采比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陆上西部油区石油产量持续快速增长,1990—1995年年均增长率达11.6%,占全国石油产量比重也从7.4%增加到11.6%。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投资所限,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产量。这些因素使得国内陆上石油备没生产的增量十分有限。
二、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石油存在不确定因素
在国内油气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作为战略商品,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这使得我国从国际能源市场获仿御纳取油气资源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西方国家的影响以及政治因素扰动下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一方面,我国在全球各个油气项目中往往面临美日等国的“搅局”。2001年11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一个协议,决定修建从东西伯利亚到达中国东北的石油管道,每年可向中国输入2000万~3000万吨原油。但由于日本中途介入,莫斯科做了“管道改向”的决定。2003年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同时介入位于北里海的卡沙甘油气田项目,结果由于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的介入导致中国海油与北里海项目彻底无缘。
另一方面,中国近年来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全球石油供应链和价格形成机制除了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外,还往往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以至于石油价格在某种情况下常常表现为所谓的“政治价格”。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或供应链暂时中断的风险就可能出现。无论是供应中断还是价格的剧烈波动都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冲击。
三、开发海洋油气是确保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径
在陆上油气资源不足和从海外开发及进口油气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开发海洋油气成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径。20世纪末的几年内我国海洋石油一度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但由于当时我国海洋石油大部分是与国外石油公司合资开发的,所产原油要与拆散外国公司分成,因此每年我国实际获得的原油产量只有几百万吨,可以说,迄今我国海洋石油在国内原油生产中也只能算作“替补”。但是,由于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未来海洋油气的开发将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供应来源。正因为如此,国家在“十五”计划中曾明确提出,通过“努力发展海洋石油”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