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鲌别名连子、红鲇鲌、红翅翘头鱼、红鳍白鱼、短尾鲌、黄掌皮、黄尾鲹。体长为体高的4.0~4.6倍,为头长的3.7~4.0倍,为尾柄长的8.6~9.3倍。头长为吻长的4.0~4.2倍,为眼径的4.2~4.4倍,为眼间距的4.0~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2倍。
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在腹鳍基部处向内凹进,自胸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口小,上位,下颌往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中等大,侧位。侧线前端略向下弯曲。鳞片中等大。下咽齿尖端呈钩状。背鳍短,硬刺发达,其起点距尾鳍基部比距吻端为近。胸鳍长,其末端接近腹鳍。腹鳍不达肛门。尾鳍深叉形,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极小,腹膜银白色或淡灰色。体背部灰色,侧面及腹面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臀鳍和性鳍下叶均呈橘黄色(图2)。
图2 红鳍鲌
繁殖期约在5~6月,在静水环境中产卵,卵产出后黏附在水草的茎叶上发育。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头部和胸鳍鳍条上均有“珠星”,雌鱼无此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