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其为x,2x-6=2,
2x=8,x=4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格式为,解:(x-0.52)÷4=1.12;x-0.52=1.12×4;x-0.52=4.48;x=4.48+0.52;x=5。
解方程的步骤及格式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系数化为整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左边,而把不含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变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4x+2(79-x)=192
解: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2x=34
x=17
πr=6.28(只取π小数点后两位)
解这道题首先要知道π等于几,π=3.141592……,只取3.14。
解: 3.14r=6.28
r=6.28/3.14
r=2
不过,x不一定放在方程左边,或一个方程式子里有两个x,这样就要用数学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去解决它了。有些式子右边有x,为了简便算,可以调换位置。
二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
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消元的方法有两种:
1、代入消元
例:解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x=5-y③ 把③带入②,得6(5-y)+13y=89,解得y=59/7
把y=59/7带入③,得x=5-59/7,即x=-24/7
∴x=-24/7,y=59/7
这种解法就是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
例:解方程组x+y=9① x-y=5②
解:①+②,得2x=14,即x=7
把x=7带入①,得7+y=9,解得y=2
∴x=7,y=2
这种解法就是加减消元法。
解题步骤:
2+6=8
8÷2=4
故括号是填写4
拓展:
学会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需要思考的问题记下,对定义、公式、法则,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课下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理解,从而掌握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有疑必问
有疑必问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遇到疑问,抓紧时间问老师同学,把没有学明白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把自己做错了的题目反复琢磨,达到记住理解的效果。
学好数学小技巧
1、必须牢记基本的概念和公式,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
2、学会化繁为简,把一些复杂的难记的公式定理用顺口溜的形式来记,不仅不容易忘,还能达到高效的记忆效果;
3、抓系统,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及时地复习,在脑海中建立知识结构图,这样才不容易忘,考试的时候也容易提取;
4、抓错题,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不管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考试中,只要是错了的题目,都要写在本子上面,在平常的练习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5、多做练习,数学就是一个多做多思考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加强思考不断的增加题库,才能在各种考试中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