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蛋放时间长了会空壳

2025-04-29 03:44:0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蛋壳的成分是碳酸钙(与石灰岩的成分相同),看似很完整,但其结构并非十分致密,表面有大量微小的气孔,蛋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气孔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蛋壳与蛋液间的膜也是半透膜,容许气体和液体中的小分子通过。因此,蛋液中的水分子汽化后能透过蛋膜和蛋壳进入空气,导致蛋液中的液态水减少,空壳体积增加。

回答2:

鸡蛋放时间长了会变成空壳的原因如下:
1. 蛋壳内壁有一层石灰质,学名为碳酸钙,是用于保护鸡蛋的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石灰质会在反复的伸缩过程中,被转化成碳酸氢钙,这样这层薄膜就变得脆而薄了。
2. 蛋壳中的气孔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大,这使得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通过气孔进出。
3. 蛋壳内壁的薄膜受潮后也会变得脆弱,当它受力或者被碰撞时,薄膜就无法支撑蛋壳,从而产生破裂。
4. 蛋壳放久了也会变软,因为鸡蛋的内部物质在长时间放置后会被分解,导致鸡蛋变质,从而变成空壳。
因此,鸡蛋放置时间过长会变成空壳是由蛋壳内壁碳酸钙的转化、气孔变大、薄膜受损和内部物质分解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回答3:

因为里面是液体,蛋壳有缝隙,它会一点一点的挥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