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025-04-05 00:27: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因此,语文课程应:

回答2:

你好,学习语文,阅读能力、理解归纳分析能力、记忆力、写作能力,这几种能力是必备的,只有培养提高这些能力,才能学好语文。

我们传统的阅读,阅读速度在200-300字左右每分钟,理解记忆的能力也较差一些,这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制约的。

我通过练习“精英特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快速阅读,素材、知识的积累就不是问题了,只要平时多动笔,写作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用正式软件参加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2个小时,3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5-10倍,达到3000字左右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理解、思维、注意力等这些能力也相应的会得到很好的提升,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走向成功。

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