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方肩荔蝽
方肩荔蝽
体长32毫米-38毫米,体宽16毫米-19毫米。与荔蝽T.papillosa(Drury)相似,但本种体前部近方形,后部椭圆形,背面浅棕黄色至黄褐色。腹面深黄褐色,常被白色粉状物。头小,短三角形,侧缘黑色。复眼深黄。触角棕黑色至黑色。前胸背板前角圆钝,侧角近直角形,该区域扁薄。侧缘具狭窄黑边。侧接缘狭窄,棕红至棕黑色。前翅浅黄褐色,膜片伸达腹末。喙黑褐色,伸达中胸腹板中央。足深褐色。雄虫生殖节第九节腹板后缘几乎不凹入。
椿象。
一,学名叫“椿象”,也名“蝽”,蝽科、臭虫、放屁后有臭腺开口,遇敌时放出臭气。分布较广,多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区,尤其以夏季最多,属害虫。
常用名或别名:放屁虫、臭大姐、臭斑虫、臭姑娘、臭蟞子。常见于椿树、榆树、桑树上。又名"九香虫",中原地区俗称“放屁虫”,即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的瓜黑蝽。[1]
中文学名
臭屁虫
拉丁学名
Pantatomidae
别称
放屁虫、臭大姐、臭斑虫、臭娘娘、春姑娘
二,外形特征
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它又赢得了‘九香虫’的美称。
臭屁虫
《中药大辞典》载:“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萎、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它们是半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单椿象科的种类就有约5000种。
椿象科有肉食性及植食性两类。椿象是有名的臭气王,它们具有臭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头部侧缘和中部3条纵线为黄褐色,侧缘无缺,前端近圆,中片微长于侧片,复眼黑色,单眼稍红。吻长达腹部第2节,小盾片上有稍似“米”字形纹。背部略为平滑,若翻个肚皮朝天就无法站起。
雌虫体长22~27毫米,体宽13~17毫米;雄虫体略小,黄褐色。复眼l对,肾形,紫红色或咖啡色;单眼1对鲜红色,位于复眼之间。触角4节。喙4节。前翅膜区紫色且有光泽,后翅臀脉具梳状的强韧齿。臭腺孔1对,位于胸部腹面的中后胸交接处。
三,自身特点
“臭屁虫”很臭,这是常识,也正因为它臭,人们才给它这么一个雅号。一旦手上摸过“臭屁虫”后,就奇臭无比,如果将其打死,味道会经久不散。“臭屁虫”的学名叫“椿象”,也“蝽”,市民也把它称为“臭屁虫”、“臭姑娘”等,是一类比较常见半翅目昆虫的通称,约有3万多种。
“臭屁虫”的名声不好,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臭,而是因为它们中90%以上是为害农作物、蔬菜、果树和森林的害虫。
“臭屁虫”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臭腺。臭腺的开口在其胸部,位于后胸腹面,靠近中足基节处。当“臭大姐”受到惊扰时。它体内的臭腺就能分泌出挥发性的臭虫酸来,臭虫酸经臭腺孔弥漫到空气中,使四周臭不可闻。
我们这儿叫屁斑虫,你碰它它会放出很臭的气体
这是蟑螂吧,俗称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