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认为珍妮不是在作践自己。
正如前面几个问题里对珍妮的评价,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她的所谓作践绝非空穴来风。她小时候所遭遇的种种不可描述,是她成人之后种种放荡的一个伏笔。她的所谓作践,就如前面的知友所述,表面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我觉得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由和梦想的一种追求。与其说是作践自己,还倒不如说是一种挣扎人生中的自我追求。
和阿甘相比,她是一个有着自己梦想的女孩。诚如电影中她所说的,要和她的吉他,她的歌声,去追求自己的歌手梦。而阿甘则是一个程式化的人,借用其他知友的看法,阿甘的主见主要是依附于他母亲,珍妮,丹中尉。所以,作为一个低能儿,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自己身边所亲近的人的去做的。就好像哲学中动物的介绍一样,它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在我看来,起初阿甘的奔跑,是迫于坏小子们的追逐,到后来的成为捕虾公司的董事长,是为了完成自己战友的遗愿。所以,在他所做成的事情之中,不能看出有哪一件是和他本人的梦想是有关的。
而阿甘所认为的爱,则是带有童真色彩的简单的爱,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轰轰烈烈或是海誓山盟。不管珍妮的人生怎样堕落和放荡,阿甘内心的珍妮角色,依然是和她年幼时一样纯真美好。想想阿甘小时候乘校车时被排斥的窘迫,是可以体现出他内心极度需要一个依靠,一个可以躲避排斥的防空洞,而珍妮的出现和让座,恰恰是给他提供了这一方可以躲避,可以依靠的净土。这也就是为什么阿甘在长大之后总是忘不了珍妮,甚至是在那个黑豹党的学生头打了珍妮之后,对那个学生头大打出手,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她。这种保护,我看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吧。在影片中,珍妮和阿甘的楼梯对话,其实都是对彼此爱慕的朦胧回答。所以,在阿甘看来,不管珍妮变成什么样,她都是值得阿甘去爱的,并且他都是永远爱她,护着她的。
关于珍妮第一次和阿甘住到一起然后又走了的话题,我曾经和我爸讨论过。在我爸看来,珍妮是过不惯这种安逸的生活。而她坐上出租车之前和司机的对话,则是她的内心的真实渴求。”我没有跑”这句话,表明了珍妮的躯壳随着她的人生游荡,而内心是永远坚守在和阿甘在一起的那片净土里的。如果说是找阿甘接盘,她则可以通过这一种方式,来榨取阿甘的家产。但是她没有。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她是坚守在那片净土上的,不管她的躯壳怎样游荡。她最后和阿甘发生那种事情,又给他生下孩子,在我看来既是她坚守内心净土的一种表现,更多的是在她从自己堕落人生中醒来时发现对阿甘对自己一成不变的坚守的感恩和愧疚吧。
她的拒绝求婚,也许是自己的幡然醒悟吧,醒悟到自己的堕落,配不上这个成就无数辉煌的并且始终如一地眷念自己的傻子。但是,在珍妮死之前,她答应了求婚,应该是自己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吧。因为她知道,如果阿甘不要她,那么自己在这个社会,也是没有多少人会要的。到了最后,只能落得一个人生的草草收场。
在这部影片中,珍妮的名字频频地被阿甘叫响。可见珍妮已然成为他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他们的内心都有彼此,不管人世间的情况如何如何。
以上是我对珍妮的看法,初来知乎回答问题,答案不能称作完美,更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还是希望你能够理性地看待我的拙见。
珍妮其实一直追求的是自由,是梦想,而这一切都是阿甘无法给予的,于是她离开了阿甘,跟随那些看起来能够让自己完成梦想的人而去。
而痛苦就是这样而来的。
在这个世界上,当你没有到达那个舞台的时候,你即使是挤上那个舞台,你也只会是一个拉幕的,成为别人调戏玩耍的对象。
珍妮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寻找那个带着自己挤上舞台的人,而阿甘则是把时间都花费在更加具体可见的工作上,最后能有成功也是肯定的。
如何评价《阿甘正传》里面的女主珍妮?
珍妮本身矛盾型人格,使得她爱阿甘,却畏惧阿甘所能提供给她的安全感,所以她最初两次从阿甘身边的逃离,她是在去寻找新生,在洗涤自己。事实上,珍妮剪去了放荡不羁的长发,留下了中规中矩的短发。她不再堕胎,而是抚养自己和阿甘的孩子,她认真的留下了新闻所有对阿甘的报道,阿甘再见她时,她几乎完全过着中产的生活了。
珍妮不坏,只是她的家庭教育没有阿甘好,阿甘妈妈是个智慧的母亲,他用爱保佑着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