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最经典的理论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此简单作介绍:
弗里德曼的著名公式:MV=PY,M为货币需求、V为平均货币流通速度、P为商品价格、Y为总产出。他的理论假设是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因此为常数。那么货币需求受到商品产出和价格因素的影响,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为纯粹的交易需求,人们用钱仅仅为了购买商品。但问题是,为什么有些时候M1、M2和利率都上升了,但GDP和CPI并没有显著上涨呢?
凯恩斯对货币的需求进行的补充,增加了投机需求和预防需求。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不仅仅是为了购买商品,他们还要储蓄和投资。储蓄是为了预防疾病、儿女教育和养老;投资可以产生未来的财富。
让我们用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一下:03年-07年。我国的CPI基本控制在5%以下,GDP增加值在13%左右,但货币供给和需求增加飞快。M1和M2大幅增加,银行存款余额大幅上升,尽管货币供给因此增加了,但利率仍然不断创新高,说明货币的需求增加幅度要超过货币供给。可见在P和Y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投机和预防需求产生了主导的作用。
以上是鄙人对货币需求的浅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