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管老师叫先生,医生为大夫呢?

2025-04-07 11:17:0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为什么老师叫先生

汉语里有先生,也有后生.当然先生比后生要学问高.

老师一词是新中国的引进词.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本此。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

2.为什么把医生叫大夫

唐以前,对医生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唐代置学习医,始有“医生”之称,《唐六典》:“医生四十人”,指学习医学的人。后成为对掌握医术人的通称。

五代时期,战祸频仍,朝政腐败,卖官鬻爵,致使官衔泛滥,以官名相互称呼成社会风气,如称读书人为“相公”,工匠为“待诏”,卖茶人为“茶博士”,当铺老板叫“朝奉”,有钱的人叫“员外”等等,几乎社会上任一个职业都可用一个相应的官职来称呼。

到宋代,翰林医官院的医官有: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全大夫、知安郎、保安郎、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等等。所有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是大夫,人们便把在医馆供职的医生称为“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又因为医官中有郎中一职,而“郎中”的官职较低,人们便把一些开设草药店或走江湖的粗通医术的人称为“郎中”。

回答2:

因为在民国的时候国家为了推行文化教育,专门把老师定义成先生,医生定义成大夫。因此这种称呼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回答3:

这是一种对老师和医生的一种尊重,无论是男女老师,都称先生,这是那时候老师一种尊敬的称呼,和大夫也是一样的